[发明专利]压力检测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31936.1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8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川尻博之;冈本真悟;加藤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机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G01L11/00;G01L19/00;G01L19/06;G01L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6 | 代理人: | 刘卓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检测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检测器,该压力检测器包括:外壳,该外壳可与液体的流路连接;膜部件,该膜部件安装于该外壳的内部,该膜部件划分出液相部和气相部,该液相部可填充流路的液体,该气相部可填充气体,并且该膜部件可对应于填充于上述液相部中的液体的压力而发生位移,通过借助压力检测传感器检测上述气相部的压力,来检测上述流路的液体的压力,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气相部和上述压力检测传感器之间,安装一边允许气体的通过,一边隔断液体的通过的疏水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通过检测气相部的压力来检测流路的液体的压力的压力检测器。
背景技术
一般,在透析治疗时,采用用于使已采取的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将其再次返回到体内的血液回路,该血液回路主要由比如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构成,该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可与具有中空丝膜的透析器(血液净化器)连接,在该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各自前端,安装动脉侧穿刺针和静脉侧穿刺针,相应的穿刺针穿刺于患者中,进行透析治疗的血液的体外循环。
为了检测在血液回路中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液的压力,比如,像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那样,人们提出下述的压力检测器,该压力检测器包括:外壳,该外壳可与血液回路连接;隔膜(膜部件),该隔膜安装于外壳的内部,该隔膜划分出液相部和气相部,该液相部可填充血液回路的血液,该气相部可填充空气,并且该隔膜可对应于填充于液相部中的血液的压力而发生位移,可通过借助该压力检测传感器而检测气相部的压力,来检测血液的压力。按照该过去的压力检测器,由于通过膜部件划分出液相部和气相部,故可一边避免血液与气相部内的空气相接触的情况,一边以良好的精度而检测血液回路内的血液的压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表2017-5043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过去的压力检测器中,在产生膜部件的破损、密封性的不良等的情况的场合,具有液相部内部的液体泄漏到气相部中的危险。在此场合,具有已泄漏的液体到达压力检测传感器的可能性,具有构成压力检测传感器的故障等的原因的问题。
本发明是针对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压力检测器,该压力检测器可防止泄漏到气相部中的液相部的液体到达压力检测器的情况。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压力检测器,该压力检测器包括:外壳,该外壳可与液体的流路连接;膜部件,该膜部件安装于该外壳的内部,该膜部件划分出液相部和气相部,该液相部可填充上述流路的液体,该气相部可填充气体,并且该膜部件可对应于填充于上述液相部中的液体的压力而发生位移,通过借助该压力检测传感器而检测上述气相部的压力,来检测上述流路的液体的压力,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气相部和上述压力检测传感器之间,安装一边允许气体的通过,一边隔断液体的通过的疏水部。
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检测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疏水部由呈膜状而成形的疏水性膜构成。
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检测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气相部形成可对应于上述膜部件的位移而使气体流入或流出的开口,并且上述疏水部以覆盖上述开口的方式安装。
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气相部的上述开口的周围形成凹部,并且上述疏水部以一边包括上述开口,一边覆盖上述开口的方式安装。
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检测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凹部形成有抵接部,该抵接部可与上述疏水部抵接,限制挠曲。
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血液回路,其特征在于在该血液回路中,连接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检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机装株式会社,未经日机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19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