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帕马考昔及普瑞巴林的用于治疗疼痛的药剂学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80020180.0 申请日: 2019-03-20
公开(公告)号: CN111867578A 公开(公告)日: 2020-10-30
发明(设计)人: 曹在平;曹重明 申请(专利权)人: 晶体基因技术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A61K31/34 分类号: A61K31/34;A61K31/197;A61K9/50;A61K9/10;A61K9/20;A61P29/00;A61P25/00
代理公司: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代理人: 魏彦;洪玉姬
地址: 韩国***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包含 帕马考昔 巴林 用于 治疗 疼痛 药剂学 组合
【说明书】:

发明涉及包含帕马考昔及普瑞巴林的复合制剂。本发明涉及帕马考昔及普瑞巴林两种活性成分的药学组合物及药剂或镇痛剂,更具体而言,涉及作为用于治疗因炎症性及多种因素引起的中度急性、慢性或神经病性疼痛的药剂或镇痛剂的效果及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帕马考昔(polmacoxib)和普瑞巴林(pregabalin)的组合物,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包含帕马考昔和普瑞巴林的用于治疗疼痛的药剂学组合物,其中,所述帕马考昔可以有用地用作稳定性优秀并以低含量便表现出优秀效果的非甾体抗炎剂,所述普瑞巴林为广谱抗惊厥剂,用于神经病理学疼痛治疗。

背景技术

疼痛定义为与实际的或潜在性的组织损伤相关联的或描述为这种损伤的不愉快的感觉或感情性体验。也指通过由痛觉感受器与神经纤维构成的神经通路来刺激与大脑皮质和边缘系统区域相接的部位而引起的痛觉及感觉障碍。其作为用于保护身体的防御手段,可以说是在身体内部或外部传递异常的警告反应。疼痛本身并非疾病,因而即使消除疼痛,也并非治愈成因疾病。

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因躯体组织或内脏组织的损伤或炎症引起的知觉性疼痛、神经损伤后发生的神经病性疼痛。知觉性疼痛可以例如皮肤痛、内脏痛、躯体痛、知觉性神经痛、神经根相关痛、躯体相关痛等,神经病性疼痛有因末梢神经或中枢神经功能异常导致的疼痛。在疼痛长期持续或其刺激过于强烈的情况下,则会干扰日常生活,甚至导致焦虑和恐惧。因此,患有慢性疼痛的人往往患有抑郁症,因而在治疗时也需考虑这种特性。

普瑞巴林的化合物名称为(S)-(+)-3-(氨基甲基)-5-甲基-己酸((S)-(+)-3-(aminomethyl)-5-methyl-hexanoic acid),具有下述化学式1的结构。

[化学式1]

已知普瑞巴林结合于钙通道的阿尔法-2-德尔塔(α2δ)亚基(subunit),因而神经细胞末端的钙离子流入减少,包含谷氨酸(glutamate)和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的多种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分泌减少,从而使神经细胞的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普瑞巴林作为与脑神经元活性的调节相关的内源性神经递质,是与神经处理相关的γ-氨基丁酸(γ-amino butyric acid,G ABA)的类似物。

已阐明普瑞巴林激活L-谷氨酸脱羧酶(L-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 D),对癫痫发作具有剂量依赖性保护效果,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 ous system,CNS)活性化合物。另外,普瑞巴林因激活GAD而可以在抗惊厥疗法中有用地使用,这是因为,其作为释放到30%脑突触(synapse)的大脑主要抑制神经递质之一的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 ABA)的氨基酸神经递质,引起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这种普瑞巴林药物可以用于治疗癫痫、神经病理学疼痛(neuropatholo gicalpain)、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corders)、纤维肌痛等。

其中,作为可能诱发神经病理学疼痛的原因,有糖尿病多发性神经障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肿瘤、化学疗法、三叉神经痛、酗酒、维生素B缺乏症、幻觉痛、疏螺旋体感染、复合部位疼痛综合症、腕管综合症、腰痛及后天性免疫缺陷症等。

普瑞巴林药物为呈白色或浅黄色的结晶性粉末,具有易溶于水的特性。该药物在体内表现出快速高效吸收,约1.3小时出现最大血液浓度,生物利用率约90%。另外,大部分通过肾脏从尿道排出,半衰期约5至6.5小时。普瑞巴林借助于L-氨基酸转运系统而吸收,因而在胃肠道中吸收不均一,在L-氨基酸转运载体(L-amino acid transporter)密集的小肠上部吸收最多,因而平均吸收时段为6小时以下。由于这种理由,现在许多制药公司摆脱生产率低下的胶囊型,正在开发诸如普瑞巴林缓释片、胃滞留片剂等的片剂剂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体基因技术株式会社,未经晶体基因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01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