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18714.6 | 申请日: | 2019-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8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木下昌洋;长田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 | 分类号: | H01M10/052;H01M4/36;H01M4/525;H01M10/056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朱丹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电池的高温保存导致的容量降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具备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11)、负极(12)、和包含含氟化合物的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具有包含Li、Ni和W的复合氧化物A、以及包含Li、Ni和任选元素W的复合氧化物B,所述复合氧化物A中的W的含量为5mol%以上,所述复合氧化物B中的W的含量为0.5mol%以下,所述复合氧化物A相对于所述复合氧化物A与所述复合氧化物B的总量的质量比率为0.002%以上且0.1%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高输出功率、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广泛利用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使锂离子等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移动来进行充放电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正极中使用的正极活性物质,已知锂镍复合氧化物、锂钴复合氧化物、锂锰复合氧化物等。这些之中,锂镍复合氧化物与锂钴复合氧化物等相比,被期待作为能够制造廉价且高容量的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
例如,专利文献1~3中,以提高电池特性等为目的,提出了一种使用含钨的锂镍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753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79464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5/141179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可是,使用了包含含氟化合物的非水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高温保存时,有时含氟化合物分解,而产生氟化氢。产生的氟化氢有时引起正极活性物质中的过渡金属的溶出相伴的副反应,使电池容量降低。这样的因电池的高温保存导致的容量降低在锂镍复合氧化物中尤为显著。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是使用包含锂镍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和包含含氟化合物的非水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能够抑制因电池的高温保存导致的容量降低。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负极、和包含含氟化合物的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具有包含Li、Ni和W的复合氧化物A、以及包含Li、Ni和任选元素W的复合氧化物B,所述复合氧化物A中的W的含量为5mol%以上,所述复合氧化物B中的W的含量为0.5mol%以下,所述复合氧化物A相对于所述复合氧化物A与所述复合氧化物B的总量的质量比率为0.002%以上且0.1%以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在使用包含锂镍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和包含含氟化合物的非水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能够抑制因电池的高温保存导致的容量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等经过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包含规定量以上的W的锂镍复合氧化物在电池的高温保存时,捕捉由于非水电解质中的含氟化合物的分解而产生的氟化氢的能力高,以至于想到以下说明的方案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87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