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弯机的凸起变形方法及折弯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13831.3 | 申请日: | 2019-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1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大志;三浦航拓;青木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天田集团 |
主分类号: | B21D5/02 | 分类号: | B21D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成哲;郑毅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弯 凸起 变形 方法 | ||
上下对置地具备上部加工台和下部加工台且在上述上部加工台或上述下部加工台的左右两侧具备向左右方向开口的第一狭缝的折弯机的凸起变形方法包括:使上述上部加工台或上述下部加工台的上述第一狭缝的下侧部分或上侧部分的端部侧向上方或下方变形,进行凸起变形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弯机的凸起变形方法及折弯机。更详细而言,以下的公开涉及将折弯机的下部加工台的左右两端侧向下方主动地牵引,或者将上述两端侧向上方按压而进行下部加工台的凸起变形的方法及该方法使用的折弯机。
背景技术
向配备于折弯机的上下的加工台的上下的金属模具间供给板状的工件,通过进行上述工件的折弯,能够对工件以V形状进行折弯加工。另外,折弯机的上下的加工台的左右两端侧构成为支撑于左右的侧框架。即,上下的加工台为两端支撑的结构。
因此,当利用上下的金属模具对工件以V形状进行折弯加工时,上下加工台的中央部附近倾向于以相互背离的方式弯曲。由此,倾向于以V形状进行了折弯加工的工件的中央部的折弯角度比左右两端侧的折弯角度更宽(大)。即,进行了折弯加工的工件倾向于成为舟形。
从而,为了实现工件的整体精度的提高,在工件的折弯加工时,以使上下的金属模具保持并行地弯曲的方式进行凸起变形。作为上述凸起变形的方法,进行将配备于上部加工台的上模向下方预先以突状弯曲、或者将下部加工台向上方以突状弯曲。而且,作为将下部加工台向上方弯曲的结构,提出了以下机构:在下部加工台的左右两端侧具备向左右方向开口(开放)的狭缝,下部加工台的左右两端侧容易向下方挠曲。专利文献1、2公开了相关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5142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212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2记载的结构中,下部加工台以追随上部加工台的弯曲的方式弯曲,从而进行工件的折弯加工。因此,工件的整体精度提高。但是,专利文献1、2的前提在于,在将工件定位于上下的工件加工台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情况下,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工件的两端侧位于左右的狭缝的上方位置,在该状态下进行工件的折弯加工。
因此,例如在工件的左右两侧为稍微位于狭缝的上方的长度的情况下,或者工件比左右的狭缝的间隔短的情况下,难以得到折弯精度。
另外,在将金属模具装配于上下的加工台的多个部位,例如进行分段弯曲这样的情况下,金属模具安装于上下加工台的例如左侧、中央部、右侧等。由此,在例如装配于左侧的金属模具和装配于右侧的金属模具中,由于上下的加工台的左右的挠曲(弯曲)变形的差异,工件的弯曲精度不同。
以下的公开鉴于上述的问题而想到,进行下部加工台的左侧或右侧或者整体的凸起变形,进行整体精度良好的折弯加工。
根据第一方案,上下对置地具备上部加工台和下部加工台且在上述上部加工台或上述下部加工台的左右两侧具备在左右方向上开口的第一狭缝的折弯机的凸起变形方法包括:使上述上部加工台或上述下部加工台的上述第一狭缝的下侧部分或上侧部分的端部侧向上方或下方变形,进行凸起变形调整。
根据第二方案,用于上述的凸起变形方法的折弯机具备:上下相互对置的上部加工台和下部加工台;第一狭缝,其在上述上部加工台或上述下部加工台的左右两侧在左右方向上开口;以及一个以上的变形赋予单元,其用于在上述第一狭缝的下侧部分或上侧部分的凸起变形调整部分、与狭缝的上侧部分或下侧的固定部分之间,使上述凸起变形调整部分的端部侧相对于上述固定部分向上方或下方变形。
根据第三方案,上下对置地具备上部加工台和下部加工台的折弯机的凸起变形方法包括:通过将上述下部加工台的左右两端侧向下方拉伸,使上述下部加工台的中央部侧向上方以突状变形,进行凸起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天田集团,未经株式会社天田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38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