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波束图案映射到寻呼资源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13088.1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3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B·帕利延多;A·贝里格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68/06 | 分类号: | H04W6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青芝;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束 图案 映射 寻呼 资源 方法 装置 |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并使用多发送波束的基站(12)的寻呼包括根据第一波束图案通过波束扫描发送同步信号突发集合。基站根据基于第一波束图案的预定映射来确定用于寻呼操作的第二波束图案的寻呼资源的分配。基站使用利用预定映射确定的寻呼资源,根据第二波束图案发送寻呼消息。
相关申请数据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2月15日提交的瑞典专利申请No.1830051-7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技术总体上涉及网络环境中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将基站波束图案映射到寻呼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上对数据业务的需求持续增长。由于诸如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化的长期演进(LTE)系统或高级LTE(LTE-A)系统的第四代(4G)无线系统的广泛商业化,因此下一代无线系统正在被开发。一旦由3GPP提出,这样的系统就是第五代(5G)或新无线电(NR)无线系统。
为了满足对更高数据速率的需求,无线系统期望使用免授权频谱带。高频带(例如毫米波)可以提供高数据速率,但是与低频带系统相比,随着信号传播,信号功率可能会更快地降低。为了提供更宽的覆盖范围,可以在基站侧和用户设备(UE)侧都利用波束成形技术。
随着5G系统的发展,LTE和/或LTE-A系统的各个方面都被借鉴。但是,这些方面最初是为通常不部署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装置的较低频带设计的。因此,杠杆方面必须考虑到多波束操作才能适用于5G系统。例如,已知5G基站或gNB在多波束操作期间利用波束扫描进行同步。该技术使得UE无需在gNB与UE之间预先设置最佳波束就可以获取同步信号块。UE的寻呼在多波束操作期间引入了额外的挑战。例如,在没有全向寻呼消息的情况下,UE可能会保持苏醒更长的持续时间,以便经由最佳波束获取寻呼消息,从而会消耗更多的电池功率。而且,以类似于同步的方式将波束扫描用于寻呼消息,将使用大量的寻呼资源并且可能增加等待时间。
发明内容
所公开的方法提供了用于多波束操作的空闲/非活动寻呼。与利用全向天线相反,基站可以操作以支持指向不同方向的多个波束。基站可以执行波束扫描以使得能够实现同步。通常,利用波束扫描,基站在每个波束上发送信息。对于每个波束,所发送的信息可能不同也可能没有不同。为了同步,尤其是,每个波束可以在不同的时隙中携带同步信号块(SSB),以使得在扫描期间,SSB在一给定时刻仅在一个波束上被发送。SSB可以包含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和物理广播信道(PBCH)。在一个示例中,SSB的至少PBCH部分可以在波束之间不同。
用户设备(UE)可以在一个或更多个波束上接收SSB,并确定最佳或优选的发送波束。当要寻呼UE时,基站可能不知道从该UE的角度来看为最佳或优选的发送波束。因此,基站可以将波束扫描的形式用于寻呼消息。尤其是,可以在波束上的同步信号块与适合于接收寻呼消息的对应波束上的寻呼消息的资源之间配置映射。因此,一旦UE确定了最佳发送波束,则UE基于该映射而知道在对应的寻呼波束上的寻呼消息的资源。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利用多波束操作的基站的寻呼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第一波束图案通过波束扫描发送同步信号突发集合;根据基于第一波束图案预定映射确定用于寻呼操作的第二波束图案的寻呼资源分配;以及使用利用预定映射确定的寻呼资源,根据第二波束图案发送寻呼消息。
根据该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预定映射将第一波束图案的超过一个的波束映射到寻呼资源的单个寻呼时隙。
根据该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将寻呼消息分为控制部分和数据部分,以使得发送寻呼消息包括:使用寻呼资源的第一子集根据第二波束图案来发送控制部分;以及使用寻呼资源的第二子集根据第二波束图案来发送数据部分。
根据该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预定映射将第一波束图案的一个波束映射到寻呼资源的超过一个的寻呼时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30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