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减小摩擦的层的管路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10896.2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6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D.鲍姆霍夫;M.亨克尔曼;O.D.泽尔特;A.格哈德;S.豪克;K-H.明克;K.申克;D.C.西贝尔斯;M.魏斯;S.J.斯库德拉雷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斯特伐利亚金属软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16 | 分类号: | F16L11/16;F16L27/10;F16L27/11;F16L51/02;F01N13/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万欣;陈浩然 |
地址: | 德国希***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减小 摩擦 管路 元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路元件(100),该管路元件带有内部元件(IE)、包围内部元件的外部元件(AE)、和呈滑动漆形式的滑动层(131,132),该滑动层在接触区域中布置在内部元件(IE)上和/或布置在外部元件(AE)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路元件,该管路元件带有内部元件和外部元件,所述内部元件和外部元件相对彼此同心地布置。优选地,这种管路元件在机动车中安装在废气管路中并且将一些刚性的管路单元柔性地相互连接。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的废气系中产生振动,所述振动例如通过在发动机、涡轮增压器中或在副机组中的旋转元件的不平衡、通过内燃机的脉冲状的压力走向或通过行驶运动结合行车道-不平整性及其到车架中的反馈引起。关于这方面,管路元件(所述管路元件也被称为解耦元件)具有如下任务,将废气系统中的这种振动和运动与机动车解耦。此外,所述管路元件平衡可能的安装公差。
由DE 20 2015 104 177 U1已知不同实施方式的管路元件,所述管路元件包含软管状的内部元件和软管状的外部元件,其中,通常软管之中的至少一个软管是气密的。此外,WO 2017/016728 A1公开了如下管路元件,在所述管路元件中,通过内部元件和外部元件的接触实现了减振,其中,摩擦层在内部元件和外部元件的接触区域中起减少磨损的作用。所提及的文件通过参考完全纳入到本申请中。
发明内容
鉴于这个,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带有在使用寿命长的情形中的良好的运行特性的管路元件的可简单地制造的备选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管路元件和一种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解决。有利的改进方案包含:所述滑动层包含氮化硼;所述滑动层此外包含至少一个以下材料:二硫化钼、氮化铬、铝、氧化铝、玻璃珠、碳纤维、玻璃球、聚酰胺树脂、环氧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烯烃,有机和/或无机粘合剂、溶剂、和/或添加剂;所述滑动层的厚度为所述滑动层所处的内部元件或外部元件的壁厚度的小于30%;滑动层布置在所述内部元件上,而滑动层布置在所述外部元件上;所述滑动层被施覆到完成制造的内部元件和/或外部元件上;内部元件和/或所述外部元件至少在所述管路元件的轴向区段中具有非圆形的横截面、优选椭圆形的或多角形横截面。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废气管路和同类物的管路元件包含以下部件:
- 软管状的内部元件。
- 软管状的外部元件,该外部元件包围内部元件并且(在运行期间)至少局部地接触该内部元件。
- 滑动层,该滑动层在内部元件和外部元件的接触区域中布置在内部元件上,或布置在外部元件上,或不仅布置在内部元件上而且布置在外部元件上,并且该滑动层包含耐温的滑动漆或由该滑动漆组成。
优选地,内部元件和/或外部元件点状地、线形地、部分面地或全面地相互接触。在此,该接触尤其是在管路元件的使用期间存在、即例如在发动机缸体与废气系统之间的振动解耦时存在。然而通常持久地存在接触,也就是说即使在管路元件的静止阶段期间也存在接触。
滑动层用于减少摩擦磨损和振动磨损并且其特征在于,相对于相对而置的元件的材料,该滑动层具有比其所位于的内部元件或外部元件的材料更小的滑动摩擦系数。涂覆在内部元件外侧上的滑动层因此相对于外部元件的材料具有比内部元件更小的滑动摩擦系数。关于不锈钢作为摩擦副,滑动层的滑动摩擦系数优选为小于约0.1、小于0.08、小于0.06或小于0.02。在此,如通常的那样,滑动摩擦系数µ定义为滑动摩擦力FR与摩擦副相对彼此受挤压所借助的法向力FN之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斯特伐利亚金属软管有限公司,未经威斯特伐利亚金属软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08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