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加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09672.X | 申请日: | 201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7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井手章博;石塚正之;杂贺雅之;野际公宏;上野纪条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3/00 | 分类号: | H05B3/00;H05B3/03;B21D26/033;B21D37/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装置 | ||
一种向金属体供电从而对该金属体进行电加热的电加热装置,其具备:至少两个电极,与金属体接触;供电部,向电极供电;警告部,发出对金属体进行电加热时出现了异常的警告;及异常检测部,检测出电极的异常,异常检测部具有:电阻值获取部,获取电极之间的电阻值;平滑化部,获取将多次电加热时的电阻值平滑化而得的值即平滑化电阻值;及异常判定部,若平滑化电阻值达到了规定的设定值,则判定电极出现了异常,并控制警告部发出电极出现了异常的警告。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对金属体(即,金属管材料)进行加热并向该金属管材料内供给气体而成型出金属管的成型装置。作为这种成型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成型装置,其具备:一对模具;电极,能够与配置于一对模具之间的金属管材料接触而与其电连接;及供电部,在电极与金属管材料电连接的状态下能够经由电极向金属管材料进行通电。该成型装置为利用向金属管材料通电而产生的焦耳热对金属管材料进行加热并进行模成型的电加热装置。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126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在上述电加热装置中,若反复对金属管材料进行电加热,则电极表面会受损而成为通电时的电阻,会产生电极自身发热或妨碍金属管材料的温度上升等不良情况。
因此,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检测出电极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并将其通知给工作人员的电加热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加热装置向金属体供电从而对该金属体进行电加热,其具备:至少两个电极,与金属体接触;供电部,向电极供电;警告部,发出对金属体进行电加热时出现了异常的警告;及异常检测部,检测出电极的异常,异常检测部具有:电阻值获取部,获取电极之间的电阻值;平滑化部,获取将多次电加热时的电阻值平滑化而得的值即平滑化电阻值;及异常判定部,若平滑化电阻值达到了规定的设定值,则判定电极出现了异常,并控制警告部发出电极出现了异常的警告。
根据上述电加热装置,获取将多次电加热时的电极之间的电阻值平滑化而得的值(即,平滑化电阻值)。平滑化电阻值随着反复进行电加热导致电极表面的受损程度变大而增大。若该平滑化电阻值达到了规定的设定值,则判定电极表面的受损程度已超出了正常范围,并发出电极出现了异常的警告。因此,能够检测出电极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并将其通知给工作人员。
在此,平滑化电阻值可以为多次电加热时的电阻值的移动平均值。由此,能够将平滑化电阻值作为准确地反映出了多次电加热时的电极之间的电阻值的值。因此,若平滑化电阻值达到了规定的设定值,则能够更加准确地判定电极表面的受损程度已超出了正常范围。
并且,电极可更换成新的电极,异常判定部可以在平滑化电阻值达到了设定值时判定电极出现了异常,并控制警告部发出提示更换电极的警告。由此,在检测到电极出现了异常的情况时,能够使工作人员进行电极的更换等适当的处理。
并且,平滑化电阻值可以为将更换电极之后的多次电加热时的电阻值平滑化而得的值。由此,若在更换电极之后检测出新的电极出现了异常,则能够使工作人员进行电极的更换等适当的处理。
并且,异常判定部可以在电阻值达到了在平滑化电阻值上加上规定的容许值而得的值时判定金属体出现了异常,并控制警告部发出金属体出现了异常的警告。在此,若电阻值比平滑化电阻值大规定的容许值以上,则金属体出现了异常(例如,金属体的外形尺寸在规定范围之外等)的可能性大于电极出现了异常的可能性。因此,若电阻值达到了在平滑化电阻值上加上规定的容许值而得的值,则发出金属体出现了异常的警告,从而能够通知工作人员金属体出现了异常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96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