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指纹识别的方法、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2446.9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5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谢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3 | 分类号: | G06V40/13;G06V4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武甜;徐勇勇 |
地址: | 51804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指纹识别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指纹识别的方法、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提高指纹图像的质量。方法适用于具有显示屏和设置于显示屏下方的指纹识别装置的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取指纹识别装置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倾斜光信号生成的原始图像,第一倾斜光信号为发光单元发出的指向指纹识别装置的倾斜光信号;获取指纹识别装置根据接收到的第二倾斜光信号生成的拖影图像,第二倾斜光信号为发光单元发出的指向指纹识别装置的表面,并在指纹识别装置的表面反射以及显示屏的下表面反射后到达指纹识别装置的倾斜光信号;根据原始图像和拖影图像之间的距离X,对指纹识别装置采集的指纹数据进行修正,其中,修正后的指纹数据用于指纹识别。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指纹识别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指纹识别的方法、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行业的高速发展,指纹识别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实用化已成为大众所需。屏下指纹识别技术中应用最多的是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可以采用屏幕发出的光作为光源,屏幕发出的光照射到屏幕上方的手指后会携带手指的指纹信息,携带指纹信息的光信号会被指纹识别装置接收到,以进行指纹识别。
指纹识别装置需要安装在屏幕的下方以实现指纹检测的功能,但是出厂时屏幕下表面与指纹识别装置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很难测试准,即指纹识别装置的安装位置很难测试准,现阶段只能通过结构加工工艺来保证该距离在某一个范围内。另外,消费者使用时,不同人对屏幕的按压千差万别,按压力的不同也会导致该距离波动。该距离的大小会对指纹图像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该情况下,如何提高指纹图像的质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指纹识别的方法、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提高指纹图像的质量。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指纹识别的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具有显示屏和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下方的指纹识别装置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指纹识别装置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倾斜光信号生成的原始图像,所述第一倾斜光信号为发光单元发出的指向所述指纹识别装置的倾斜光信号;获取所述指纹识别装置根据接收到的第二倾斜光信号生成的拖影图像,所述第二倾斜光信号为所述发光单元发出的指向所述指纹识别装置的表面,并在所述指纹识别装置的表面反射以及所述显示屏的下表面反射后到达所述指纹识别装置的倾斜光信号;根据所述原始图像和所述拖影图像之间的距离X,对所述指纹识别装置采集的指纹数据进行修正,其中,修正后的指纹数据用于指纹识别。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使用倾斜光信号作为入射光信号,并根据由倾斜光信号生成的原始图像和拖影图像,对指纹数据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指纹数据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手指的指纹信息,因此能够提高指纹图像的质量,提高指纹识别效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原始图像和所述拖影图像之间的距离X,对所述指纹识别装置采集的指纹数据进行修正,包括:根据所述距离X,确定所述指纹识别装置的上表面与所述显示屏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Y;根据所述距离Y,对所述指纹识别装置采集的指纹数据进行修正。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距离Y与所述距离X之间的关系为Y=k*X+b,其中,k,b均为常数。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k和b为预先根据不同的距离Y和对应的不同的距离X配置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屏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所述第一倾斜光信号和所述第二倾斜光信号是由所述OLED屏上的至少一个发光区域上的发光像素发出的光信号形成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区域的形状为圆形。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区域中不同发光区域的面积不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区域包括3个发光区域,所述3个发光区域的中心不在一条直线上,这样能够提高测量的距离X的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24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