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零件自动整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8246.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8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唐飞;张龙;骆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富驰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4 | 分类号: | B21D3/14;B21D43/16;B21D43/02;B21D37/1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逸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金属粉末 注射 成型 零件 自动 整形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的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零件自动整形系统,其包括:筛料机构;运料机构,运料机构与筛料机构连接;整形模具机构,整形模具机构与运料机构连接,运料机构将待整形的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零件输送到整形模具机构内进行整形,整形模具机构内设有宽度整形结构和平面整形结构;接料板,接料板设置在整形模具机构的出料口处;拨料机构,拨料机构可将整形模具机构内位于宽度整形结构上的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零件移动到平面整形结构上,并将原先在平面整形结构上的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零件移动到接料板上;控制器,控制器分别连接筛料机构、整形模具机构和拨料机构。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和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零件的整形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零件自动整形系统。
背景技术
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零件由于后期需要进行烧结处理,烧结原理: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零件中残余的粘结剂组元在加热过程中裂解成气体析出,在接近金属熔点的高温下,金属原子会在不同的粉末颗粒间发生迁移,产生烧结现象,是的原来松散的粉末堆积体变得密实,烧结后零件的体积变小,强度变高。
烧结制品体积变小,会引起尺寸的变小。制品的结构,不均匀的肉厚,烧结时制品摆放的状态等一系列原因,可能会导致制品某些尺寸超差。
对于某些尺寸超差的制品,一般会采取模具整形的方式改善尺寸。传统的整形方式是人工手动将制品放入整形模具,模具通过整形液压机台进行上下压合,进而改善制品尺寸。
另外,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零件在整形时一般分两道程序,第一道程序整形外宽和内宽,第二道程序整形平面。
上述整形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手动操作,整形方式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且安全性低;
(2)需要采用两套模具进行整形,故成本非常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零件自动整形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效的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零件自动整形系统,所述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零件自动整形系统包括:
筛料机构,所述筛料机构将各个待整形的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零件进行统一的有序定向的整齐排列;
运料机构,所述运料机构与筛料机构连接,筛料机构将整齐排列后的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零件依次输送到运料机构上;
整形模具机构,所述整形模具机构与运料机构连接,运料机构将待整形的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零件输送到整形模具机构内进行整形,所述整形模具机构内设有宽度整形结构和平面整形结构;
接料板,所述接料板设置在整形模具机构的出料口处;
拨料机构,所述拨料机构可将整形模具机构内位于宽度整形结构上的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零件移动到平面整形结构上,并将原先在平面整形结构上的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零件移动到接料板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筛料机构、整形模具机构和拨料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自动化整形,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劳动力和提高了安全性。
另外,通过将两道整形工序合并到一个模具内,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筛料机构包括两个相对称的底座,每个底座上设有震动结构,所述震动结构上设有料斗,所述料斗内设有螺旋轨道,所述螺旋轨道与运料机构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两组料斗进行同时筛料,提高了筛料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富驰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富驰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82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边框智能茶几
- 下一篇:一种易于清理的立式加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