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麻醉后下颌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6138.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0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玥;黄晓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 | 分类号: | A61G7/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麻醉 下颌 支撑 装置 | ||
一种麻醉后下颌支撑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患者全麻后无法保证呼吸道通畅,及现有装置不便于使用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的外壳,外壳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左右滑动的滑块,两个滑块的运动方向相反,两个滑块的相对面与其下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两个滑块之间滑动连接有一个开口朝下且U形的颈枕,外壳前侧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轴,转轴左侧同轴设有齿轮,外壳内滑动连接有可与齿轮内啮合的止动块,转轴左右两端分别贯穿外壳且固定有上下方向的摆动杆,两个摆动杆的自由端之间拆卸连接有一个左右轴向的圆柱,圆柱上设有呈弧形的下颌托;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麻醉科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麻醉后下颌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麻手术时,由于药物的作用常导致口咽腔软组织张力降低而松弛塌陷,导致下颌关节松弛,呼吸道梗阻,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病人因缺氧而发生呼吸危象或窒息,危及生命安全,为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麻醉医师需将患者头后仰,并手托下颌,从而拉直下附的舌咽部肌肉,使呼吸道通畅,但是这些操作需要长时间维持,极大地增加了麻醉医生的工作量,现有的下颌托架结构较简单,往往都是固定在床沿处,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并且占用空间大影响医生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麻醉后下颌支撑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患者全麻后无法保证呼吸道通畅,及现有装置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方向的外壳,外壳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左右滑动的滑块,两个滑块的运动方向相反,两个滑块的相对面与其下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两个滑块之间滑动连接有一个开口朝下且U形的颈枕,外壳前侧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轴,转轴左侧同轴设有齿轮,外壳内滑动连接有可与齿轮内啮合的止动块,转轴左右两端分别贯穿外壳且固定有上下方向的摆动杆,两个摆动杆的自由端之间拆卸连接有一个左右轴向的圆柱,圆柱上设有呈弧形的下颌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个滑块与螺杆配合实现颈枕的升降,利用颈枕的上升保持患者麻醉后头部后仰,便于医护人员操作,同时通过可锁止的摆动杆与圆柱配合,利用下颌托将患者的下颌向上托起,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左视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左右方向的外壳1,外壳1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左右滑动的滑块2,两个滑块2的运动方向相反,两个滑块2的相对面与其下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两个滑块2之间滑动连接有一个开口朝下且U形的颈枕3,外壳1前侧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轴4,转轴4左侧同轴设有齿轮5,外壳1内滑动连接有可与齿轮5内啮合的止动块6,转轴4左右两端分别贯穿外壳1且固定有上下方向的摆动杆7,两个摆动杆7的自由端之间拆卸连接有一个左右轴向的圆柱8,圆柱8上设有呈弧形的下颌托9。
为了实现两个滑块2在外壳1内滑动方向相反,所述的外壳1后侧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且位于颈枕3内的螺杆10,螺杆10贯穿两个滑块2且与两个滑块2螺纹连接,两个滑块2的螺纹旋向相反。
为了控制止动块6在外壳1内滑动,所述的止动块6前端设有前后轴向的连接杆11,连接杆11前端贯穿外壳1且设有把手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儿童医院,未经郑州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6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温烘箱
- 下一篇:一种有机硅助剂生产用油浴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