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5712.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1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新洲;何雨波;周可;刘新学;刘建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长江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414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组件,用于实现轴与壳体之间的密封,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密封环;第一连接件固定于壳体的安装腔内的底面上,安装腔呈圆锥形且其底面的横截面面积最小;第二连接件设置于密封环上,密封环套设于轴上且位于安装腔中;密封环的外侧面与安装腔的内壁密封抵接,密封环的内侧面与轴的外壁密封抵接,密封环的外侧面和内侧面均具有弹性;其中,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磁性相吸,以使得密封环朝向安装腔的底面移动或具有该方向上的运动趋势。该密封组件的密封效果好且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组件。
背景技术
对于轴类零件,通常使用密封环实现其与壳体之间的密封连接。
在组装时,密封环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与轴的外壁和壳体的内壁贴合,由此起到密封的作用,从而避免流体泄漏。
现有的密封环寿命较短。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密封环就会因为腐蚀、磨损等原因,与轴的外壁或壳体的内壁之间出现缝隙,致使密封失效,继而导致流体泄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密封组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密封环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组件,用于实现轴与壳体之间的密封,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密封环;
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于壳体的安装腔内的底面上,所述安装腔呈圆锥形且其底面的横截面面积最小;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密封环上,所述密封环套设于轴上且位于所述安装腔中;
所述密封环的外侧面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密封抵接,所述密封环的内侧面与所述轴的外壁密封抵接,所述密封环的外侧面和内侧面均具有弹性;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磁性相吸,以使得所述密封环朝向所述安装腔的底面移动或具有该方向上的运动趋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永磁铁或电磁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件为永磁铁或导磁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环上设置有朝向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凸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外凸结构的内腔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凸结构的内腔包括用于容纳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底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孔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呈环形;
所述底孔包括第一圆锥面和第二圆锥面,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圆锥面和第四圆锥面,其中,所述第一圆锥面与所述第三圆锥面相抵接,所述第二圆锥面与所述第四圆锥面相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圆锥面的锥度小于所述第三圆锥面的锥度;
所述第二圆锥面的锥度小于所述第四圆锥面的锥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环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用于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密封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环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凸起用于与所述轴的外壁密封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腔的底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套圈,所述第一连接件嵌入在所述套圈内;
所述套圈具有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长江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长江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57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本安型电源箱
- 下一篇:电路板的防震插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