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锈钢防变形供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5703.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2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阎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中特野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16 | 分类号: | F24C1/16;F24C15/12;F24C15/3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张晓丽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变形 暖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锈钢防变形供暖炉,该供暖炉属于取暖设备领域。所述不锈钢防变形供暖炉包括炉体与炉盖,炉盖盖设与炉体上方,炉盖底面设置有护边,护边外周开设有凹槽,用以放置耐高温陶瓷纤维布,同时可以对耐高温陶瓷纤维布根据使用情况进行实时更换。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供暖炉容易因受热导致炉体变形,影响使用效果,减短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不锈钢防变形供暖炉通过设置底部开口的炉盖,在炉盖内侧设置隔热板并在炉体与炉盖的侧壁上分别压制加强筋与花纹,来降低炉盖与炉体受热变形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不锈钢防变形供暖炉。
背景技术
随着野营行业的发展,人们对野营设备的需求越来越高,其中对供暖设备的需求尤为强烈,供暖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满足安全、轻便、耐用等一系列要求,供暖炉主要分为炉盖和炉体两部分,为了增强供暖炉的安全效果,避免炉体和炉盖在使用过程中受热变形,传统的供暖炉通常是采用加厚炉壁或采用新型材料来增强这些性能中的一部分,然而加厚炉壁会使得供暖炉重量增加,不方便携带,新型材料又会提高供暖炉的成本,不方便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供暖炉容易因受热导致炉体变形,影响使用效果,减短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不锈钢防变形供暖炉,通过设置底部开口的炉盖,在炉盖内侧设置隔热板并在炉体与炉盖的侧壁上分别压制加强筋与花纹,来降低炉盖与炉体受热变形的概率。
鉴于以上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不锈钢防变形供暖炉,包括炉体和炉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体为顶部开设有容腔,剩余各面壁厚相同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炉体内侧固定放置有燃料燃烧室,所述燃料燃烧室用于燃烧燃料;所述炉体侧壁上均压制有花纹;
所述炉盖为底部开设有容腔,剩余各面壁厚相同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炉盖的外周尺寸与所述炉体的外周尺寸相同,所述炉盖的侧壁厚度大于所述炉体的侧壁厚度,所述炉盖底面环绕设有护边,所述护边的外周尺寸与所述炉体的内周尺寸相同,所述炉盖盖设于所述炉体上方,且所述护边位于所述炉体顶部开口的内侧,所述炉盖顶部分别开设有燃烧观察孔、炊具放置圈和烟筒圈,所述燃烧观察孔用于观察燃料燃烧情况,所述炊具放置圈用于放置炊具对炊具进行加热,所述烟筒圈用于固定连接烟筒排放烟气;将炉盖设置为底部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可以增加炉盖整体的受热面积,分散热量的冲击,炉盖更加不易变形,所述护边的外侧面环绕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耐高温陶瓷纤维布,炉盖盖设于炉体上后,炉盖的护边位于炉体顶部内周,且与炉体内壁相接触,在护边上设置凹槽放置耐高温陶瓷纤维布可以对耐高温陶瓷纤维布根据使用情况进行实时更换,避免耐高温陶瓷纤维布因长时间高温脱落导致密封性变差;所述炉盖各外侧面均压制有若干根水平方向的加强筋,设置加强筋可以增强炉盖的结构牢固性,避免炉盖受热变形;所述炉盖内壁各面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炉盖内壁覆盖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与炉盖内壁的螺纹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设置隔热板可以使热量在上升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对炉盖的热压力,让炉盖不易变形;
优选地,所述炉盖采用耐热不锈钢310s制成,所述炉盖顶部至底部的距离为100mm,所述炉盖的壁厚为10mm,所述炉盖任意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用于提取或放置炉盖,使炉盖与炉体相配合;采用耐热不锈钢可以增加炉盖的稳固性,在路盖上安装把手可以方便直接提取或放置炉盖,避免在没有把手的情况下出现提取炉盖过程中烫伤的情况;
优选地,所述花纹包括竖直的加强筋与菱形加强筋板,在炉体上设置竖直的加强筋和菱形加强筋板也可以增强炉体的结构牢固性,使炉体不易变形,同时也可以增加炉体的美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中特野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中特野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57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