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管线吊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5493.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1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宫永生;李建国;姚东旭;张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扶桑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2 | 分类号: | B66C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 管线 吊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电气管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气管线吊装装置,包括楼顶板、设置在楼顶板上的通丝吊杆,通丝吊杆和楼顶板固定连接,通丝吊杆上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设置有吊装装置,吊装装置用于安装电气管线,吊装装置包括用于对电气管线进行夹持的吊装组件和用于对吊装组件进行固定安装的安装组件,安装组件设置于连接件上,吊装组件设置于安装组件上。通过在楼顶板上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设置有吊装装置,通过安装组件对吊装组件进行有效的安装,然后通过吊装组件对电气管线进行固定夹持,不需要通过固定卡子和螺栓进行固定,安装方便、操作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电气管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气管线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公共建筑物的供电系统是由供电设备和大量的管线(包括明暗配管、桥架、线槽等)组成,电气管线的结构布置,按照电气管线的敷设方式可分为明敷和暗敷两种,明敷是将管线安装与墙壁、顶棚的表面,而暗敷是将管线埋于墙体或是楼板中。电气管线的吊装装置是建筑安装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509254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过抗震缝的建筑电气管线系统,包括结构板、位于结构板上方的垫层、墙壁和顶板,建筑内部具有抗震缝,第一建筑电气管线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钢管、第一过线盒、金属软管、第二过线盒和第二钢管;并且第一钢管、第一过线盒、第二过线盒和第二钢管预理在结构板的内部,金属软管长度大于抗震缝的最大变位量;第二建筑电气管线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钢管、第一过线盒、金属软管、第二过线盒和第二钢管;第一钢管、第一过线盒、第二过线盒和第二钢管设置在垫层内;金属软管长度大于抗震缝的最大变位量;第三建筑电气管线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钢管、金属软管和第一钢管;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分别通过固定卡子安装在墙壁和顶板上。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一种过抗震缝的建筑电气管线系统虽然能够使电气管线进行有效的抗震处理,但是在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通过固定卡子和螺栓固定安装在墙壁和顶板上时,安装不方便、操作繁琐,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电气管线吊装装置,其通过在楼顶板上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设置有吊装装置,通过安装组件对吊装组件进行有效的安装,然后通过吊装组件对电气管线进行固定夹持,不需要通过固定卡子和螺栓进行固定,安装方便、操作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气管线吊装装置,包括楼顶板、设置在楼顶板上的通丝吊杆,通丝吊杆和楼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通丝吊杆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吊装装置,所述吊装装置用于安装电气管线,所述吊装装置包括用于对电气管线进行夹持的吊装组件和用于对吊装组件进行固定安装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设置于连接件上,所述吊装组件设置于安装组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通丝吊杆固定在楼顶板内,然后将连接件和吊装装置之间安装,然后将安装好的连接件和吊装装置固定安装在通丝吊杆上,接着通过安装组件对吊装组件进行固定安装,然后通过吊装组件对电气管线进行固定夹持,完成对电气管线的安装,不需要通过固定卡子和螺栓进行固定,安装方便、操作便捷。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连接板和安装架,所述连接板套设于连接件上,所述安装架固定设置于连接板的侧面上,且安装架设置在连接板上沿着连接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面,所述吊装组件设置于安装架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板设置在连接件上,安装架固定设置在连接板的侧面上,通过安装架的设置,能够实现对吊装组件的固定安装,从而能够对电气管线进行有效的吊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扶桑建筑装饰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扶桑建筑装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54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