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溅煮茶壶壶盖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5248.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4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克平;谭汉文;唐建国;王钰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克莱仕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6 | 分类号: | A47J36/06;A47J27/56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华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5 | 代理人: | 李绪岩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溅煮 茶壶 壶盖 | ||
一种防溅煮茶壶壶盖,包括盖体和防溅挡块,防溅挡块处于盖体下方且与盖体连接。所述的防溅挡块包括连接件和挡块,连接件与盖体连接,挡块与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在盖体内部连接有防溅挡块,在煮茶的过程中能将喷出的沸水挡住并将沸水引往四周喷洒,这样的方式既能有效地降壶内沸水从排气孔溅出壶外的概率,又能控制好热水喷淋的范围,使茶叶受淋均匀,确保茶水质量。另外,本实用新型既可以避免在煮茶后不会因为距离太窄而壶盖难以清洗,也能避免煮茶过程中沸水与壶盖直接接触,从而降低壶盖温度,安全性能更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煮茶壶壶盖,尤其是一种防溅煮茶壶壶盖,属于茶具部件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茶,是中国传统饮品,也是世界三大软饮料之一,而且茶文化遍布世界各地,深受人们喜爱。不同的茶叶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来饮用,因此也衍生出各种处理方式,而煮茶,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饮茶方式。目前市面上的煮茶壶多是茶水一体式或茶水分离式的电热煮茶壶,而茶水分离式的电热煮茶壶,由于其能控制茶水浓度、倒茶时能实现茶水分离等优点,更受消费者喜爱。这种茶水分离式的电热煮茶壶主要通过壶内导水管将沸水上引来对茶叶进行喷淋,但是沸水喷淋的时候往往会先喷到壶盖,这样就会导致壶盖温度过高,甚至沸水会从壶盖排气孔溅出,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也有人将导水管的上端封闭,然后在其四周开孔,使得沸水从四周喷出,以此来避免热水溅出壶外。但这样的方式又会导致热水喷淋范围小,茶叶受淋不均匀等问题,影响茶水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溅煮茶壶壶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溅煮茶壶壶盖,包括盖体和防溅挡块,防溅挡块处于盖体下方且与盖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防溅挡块包括连接件和挡块,连接件与盖体连接,挡块与连接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挡块的最高点与盖体内部的距离H的范围为25~45mm。
优选的,所述的挡块呈圆形。
优选的,所述的挡块横截面的弧度α范围为0~πrad。
优选的,所述的挡块横截面的弧度α范围为0.8~1.2rad。
优选的,所述的挡块呈“凹”字型。
优选的,所述的挡块呈伞型。
本实用新型在盖体内部连接有防溅挡块,在煮茶的过程中能将喷出的沸水挡住,避免沸水从壶盖的排气孔溅出壶外,能明显降低壶内沸水溅出壶外的概率。并且通过挡块能有效控制热水喷淋的范围,使茶叶受淋均匀,确保茶水质量。另外,本实用新型既可以避免在煮茶后不会因为距离太窄而壶盖难以清洗,也能避免煮茶过程中沸水与壶盖直接接触,从而降低壶盖温度,安全性能更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半剖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半剖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半剖示意图。
图中:1-盖体;2-防溅挡块;210-连接件;220-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克莱仕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克莱仕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5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原料混合脱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USB接口电子元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