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除尘结构的搅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4643.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4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文;刘立仁;袁锦红;邓如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翼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2 | 分类号: | B01F7/02;B01F15/00;B01F15/02;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赵琴娜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沙市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除尘 结构 搅拌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除尘结构的搅拌机,设置有搅拌箱,搅拌箱内设置有搅拌腔,搅拌箱顶端设置有连通搅拌腔的进料口,搅拌箱上于进料口的周侧设置有若干个喷嘴,喷嘴连接有输水管,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进料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带有除尘结构的搅拌机,不仅除尘效果好,而且不会造成搅拌原料的浪费,经济实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搅拌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除尘结构的搅拌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应用于基础建设和矿山充填等领域的搅拌机设备也得到了空前发展,现有的搅拌机一般为边输料边搅拌,搅拌原料(比如水泥等)通过进料口输入到搅拌机的搅拌腔内,搅拌原料从进料口掉落时会产生大量粉尘,其中一部分粉尘直接通过进料口飘散至外界,另一部分粉尘从进料口处向搅拌腔内扩散,并最终通过搅拌腔顶部的盖板之间的间隙飘散至外界,不仅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而且还会污染环境,因此,对于搅拌机产生的粉尘的处理和控制是困扰许多搅拌机生产厂家和用户的难题。
现有的解决方法是将脉冲除尘器的吸尘管与搅拌腔连通,直接对搅拌腔的粉尘进行吸收,这样设置虽然能够除尘,但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首先,当吸尘管的管口与进料口的距离过近时,一些搅拌原料可能在降落时同样会被吸附到除尘器里,不仅会造成除尘器的损坏,而且浪费原材料,而吸尘管的管口与进料口的距离过远时,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会降低。其次,由于除尘器风机的吸引,搅拌腔内可能会形成负压,进而影响进料的称量和配料精度,为了不形成负压搅拌腔就不能密封,这样使得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不高,整个搅拌机的除尘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有除尘结构的搅拌机,不仅除尘效果好,而且不会造成搅拌原料的浪费,经济实惠。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带有除尘结构的搅拌机,设置有搅拌箱,搅拌箱内设置有搅拌腔,搅拌箱顶端设置有连通搅拌腔的进料口,搅拌箱上于进料口的周侧设置有若干个喷嘴,喷嘴连接有输水管,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进料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有除尘结构的搅拌机,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需要除尘时,往输水管内通水,水流经过喷嘴雾化后以细密均匀的雾滴喷射至进料口附近,雾化的水滴强化了与漂浮粉尘的广泛性碰撞、吸附、粘合的几率,而且其颗粒极其细小,表面张力极小,能迅速吸附空气中飞扬的粉尘颗粒,使粉尘颗粒的自重增加,快速沉降,形成有效的除尘效果。其次,粉尘由搅拌原料从进料口掉落时产生,一部分粉尘直接通过进料口飘散至外界,另一部分粉尘从进料口处向搅拌腔内四处扩散,并最终通过搅拌腔顶部的盖板之间的间隙飘散至外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喷嘴设置于进料口的周侧,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进料口,喷嘴喷射出的雾滴集中对进料口附近的粉尘进行除尘,从粉尘源头上将粉尘吸附沉降,而不需要对搅拌腔内的所有粉尘进行除尘,除尘效率更高。而且,由于粉尘也是由搅拌原料(比如水泥)形成,经过水雾沉降后的粉尘直接能够成为搅拌原料,不会造成搅拌原料的浪费,经济实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进料口为漏斗状结构,进料口底端的内径尺寸小于进料口顶端的内径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输水管为环形结构并环绕于进料口的侧壁外,所有的喷嘴均设置于输水管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喷嘴倾斜设置于进料口的侧壁外,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进料口底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喷嘴可转动地设置于输水管上,以用于调整喷嘴的喷射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喷嘴为实心锥形螺旋喷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搅拌箱顶端可拆卸地设置有进料盖板,进料口设置于进料盖板上,输水管设置于进料盖板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翼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飞翼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46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