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泉水微臭氧净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4427.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99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林孝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九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66100 福建省三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泉水 臭氧 净化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矿泉水微臭氧净化处理装置,其包括沉淀罐和氧化过滤罐,氧化过滤罐分为左侧的氧化曝气罐以及紧挨设在右侧的活性过滤罐,水体从沉淀罐的底部的进水口通入,沉淀罐内对应进水口上方设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上方设连接管,连接管上设蠕动泵,连接管另一端从氧化曝气罐底部侧壁接入罐内,氧化曝气罐底部设臭氧曝气装置,氧化曝气罐内连接管上方装有第一过滤碳层,氧化曝气罐上部右侧壁上设溢水口,活性过滤罐的左侧壁溢水口下方设跌水台,活性过滤罐内跌水台的下方依次装有第二过滤碳层和第三过滤碳层,活性过滤罐的底部右侧壁上设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的机构利用臭氧微处理配合由粗到细的层层过滤,杀菌过滤效果极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泉水微臭氧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矿泉水生产设备对矿泉水杀菌和消毒时,多数采用的是在水源容器中加入杀菌物品,需足够的时间混合,杀菌时间长,效率低。且矿泉水一般是从地下岩石层自然涌出的,矿泉水水源中的钙含量都远远超出人体所需标准,而传统的矿泉水生产设备一般采用化学药剂来降低矿泉水水源中的钙含量。化学药品与水源充分混合、沉淀除钙,这种除钙方法的混合时间长,除钙效率低,且由于使用了化学药品,矿泉水的品质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泉水微臭氧净化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矿泉水微臭氧净化处理装置,其包括沉淀罐和氧化过滤罐,氧化过滤罐分为左侧的氧化曝气罐以及紧挨设在右侧的活性过滤罐,待处理水体从沉淀罐的底部的进水口通入,沉淀罐内对应进水口的上方设置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的上方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上设有蠕动泵,连接管的另一端从氧化曝气罐的侧壁底部接入罐内,氧化曝气罐的底部设有臭氧曝气装置,氧化曝气罐内对应连接管上方安装有第一过滤碳层,氧化曝气罐的上部右侧壁上设有溢水口,活性过滤罐的左侧壁对应溢水口的下方设有跌水台,活性过滤罐内位于跌水台的下方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第二过滤碳层和第三过滤碳层,活性过滤罐的底部右侧壁上设有出水口。
进一步地,活性过滤罐通过出水口接入超滤膜内部,超滤膜的出水端连接出水管。
进一步地,跌水台为三层依次下降的台阶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过滤碳层的外围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包括相互可拆卸的第二上层网和第二下层网,第二上层网的孔径小于第二下层网的孔径。第二下层网的底面间隔分布有四个支脚。
进一步地,第二过滤碳层和第三过滤碳层的外围设有第三过滤网,第三过滤网包括相互可拆卸的第三上层网和第三下层网,第三上层网的孔径大于第三下层网的孔径。第三下层网的底面间隔分布有四个支脚。
进一步地,第一过滤网的底面设有四个固定支柱。
进一步地,第一过滤碳层、第二过滤碳层和第三过滤碳层中的活性炭的粒径依次减小。
进一步地,沉淀罐的底部为下层的圆弧型,且圆弧型底部设有排污口,排污口上设有排污阀。
进一步地,臭氧曝气装置外接臭氧管,臭氧曝气装置将臭氧充入氧化曝气罐与来自沉淀罐的水体混合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九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九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4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污水监测的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漩涡式水面垃圾清洁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