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艾柱助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4309.1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3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姜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杜梦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艾柱助燃装置,包括网垫本体,所述网垫本体包括头网垫本体与尾网垫本体,所述头网垫本体包括第一纵向筋条与第一横向筋条,所述第一横向筋条固定连接于第一纵向筋条的顶部,所述第一横向筋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垂条,所述垂条靠近第一纵向筋条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筋条。该艾柱助燃装置,其网状的合理设计并且通过设置加热柱插孔,使加热柱穿过加热柱插孔,然后艾柱可以插接在加热柱上,使该装置夹在艾柱与艾柱托盘表面之间,从而使该装置对艾柱进行支撑,该装置不仅对艾柱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而且能够将艾柱底面与托盘隔离开,从而使空气能够流通到艾柱底面,从而能够使艾柱完全燃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艾柱助燃装置。
背景技术
艾柱,比较短的艾条,是为了应用于随身灸、关节灸器、单柱双柱灸器、火龙罐这些灸器所产生的一个品种,一般直径为15MM,长度为20MM或者40MM,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紊乱的人体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石器时代,因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故通常针、灸并用,被称为针灸,灸疗的用药情况,虽比不得内治法丰富,但从各种隔物灸及太乙、雷火针灸在临床应用的情况看也可窥灸疗辨证论治之一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灸疗主要原料艾的功能,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艾,灸疗学就不存在了,艾柱在使用使通常需要点燃,然后进行使用,然而在艾柱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缺点:
(1)、现有的艾柱通常使用加热柱进行加热和保持燃烧状态,以保障艾柱正常的使用,但是通常艾炷不能够完全燃烧,而且艾油与艾灰容易粘在加热柱上,因此亟需一种艾柱助燃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艾柱助燃装置,该艾柱助燃装置,其网状的合理设计并且通过设置加热柱插孔,使加热柱穿过加热柱插孔,然后艾柱可以插接在加热柱上,使该装置夹在艾柱与艾柱托盘表面之间,从而使该装置对艾柱进行支撑,该装置不仅对艾柱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而且能够将艾柱底面与托盘隔离开,从而使空气能够流通到艾柱底面,从而能够使艾柱完全燃烧,并且使艾油与艾灰不会像以前一样粘粘在加热柱上,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艾柱助燃装置,包括网垫本体,所述网垫本体包括头网垫本体与尾网垫本体,所述头网垫本体包括第一纵向筋条与第一横向筋条,所述第一横向筋条固定连接于第一纵向筋条的顶部,所述第一横向筋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垂条,所述垂条靠近第一纵向筋条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筋条;
所述尾网垫本体包括第二纵向筋条与第二横向筋条,所述第二横向筋条固定连接于第二纵向筋条的顶部,所述第二横向筋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头;
所述网垫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柱插孔。
可选的,所述尾网垫本体固定连接于头网垫本体的一端,且所述尾网垫本体设置于头网垫本体一端的中间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纵向筋条、第一横向筋条、第二纵向筋条与第而横向筋条均为不锈钢丝材质,且每根所述不锈钢丝的线径均为二点五毫米。
可选的,所述第一纵向筋条的数量为十六根,且每两根纵向筋条的线径中心距为二十一毫米。
可选的,所述第一横向筋条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第一横向筋条均匀设置于第一纵向筋条的顶部且焊接,每两根所述第一横向筋条的线径中心距为二十一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海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43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箭体翻转装置及火箭吊装系统
- 下一篇:一种手持回路电阻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