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弯折的光纤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1879.5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9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仕华;付子亮;洪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岩岳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4;H01B7/17;H01B7/18;H01B11/22;H01B13/00;G02B6/4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叶碎银 |
地址: | 364300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弯折 光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弯折的光纤线,所述光纤线包括线芯和位于该线芯外的至少一层光纤层,该光纤层由若干线材编织而成,该若干线材中,至少一根线材为光纤线材,该光纤线材包括光纤芯和位于该光纤芯外的保护层,光纤芯包括至少一根光纤丝。本实用新型的光纤丝是用编织方式固定在线芯上,因而,本实用新型的光纤线弯折时,其光纤丝的弯折半径不会达到光纤丝弯折半径承受的极限值,弯折不容易断裂,且实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弯折明显半径小于传统光纤线的弯折半径,因而,本实用新型的耐弯折性能大大提高。所述保护层的设置,能够对光纤丝提供有效防护,避免本实用新型在制作、使用过程中,光纤丝表面受损而影响信号传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线,特别是涉及一种耐弯折的光纤线。
背景技术
光纤通讯以其信息容量大、保密性好、重量轻、体积小、传输距离长等优点得到广发应用,遍及通讯、交通、工业、医疗、教育、航空航天、计算机等行业。光纤的应用正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与变革。现有技术的光纤线通常包括光纤丝和位于光纤丝外的外被,光纤线的弯折半径(也叫弯曲半径)即光纤丝的弯折半径,一般推荐为30mm左右,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用户或施工人员对光纤线的弯折半径常常小于该推荐值,导致常常出现光纤被折断的现象。因而,现有技术的光纤线的耐弯折性能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耐弯折的光纤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弯折的光纤线,包括线芯和位于该线芯外的至少一层光纤层,该光纤层由若干线材编织而成,该若干线材中,至少一根线材为光纤线材,该光纤线材包括光纤芯和位于该光纤芯外的保护层,光纤芯包括至少一根光纤丝。
进一步的,所述线芯包括至少一根导电线缆,该导电线缆包括导电芯和位于该导电芯外的绝缘外被。
进一步的,所述线芯包括至少一根弹性线芯,该弹性线芯的材质为橡胶、硅胶、乳胶、软性塑胶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线芯包括至少一根非弹性线芯,该非弹性线芯包括充麻和/或棉线。
进一步的,所述光纤线材的数量为一根或多根。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线材中,至少一根线材为绝缘线材。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线材包括尼龙丝和/或涤纶丝,所述绝缘线材的数量为一根或多根。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为绝缘层或涂层。
进一步的,还包括外观层,所述光纤层的数量为一层,该外观层位于所述光纤层外,或者,所述光纤层的数量为至少两层,该至少两层光纤层由内向外依次叠加,外观层位于最外层的光纤层外;所述外观层为护套或绝缘编织层。
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光纤丝是用编织方式固定在线芯上,因而,本实用新型的光纤线弯折时,其光纤丝的弯折半径不会达到光纤丝弯折半径承受的极限值,所以弯折不容易断裂,且实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弯折半径明显小于传统光纤线的弯折半径,因而,本实用新型的耐弯折性能大大提高。所述保护层的设置,能够对光纤芯提供有效防护,避免本实用新型在制作、使用过程中,光纤芯表面受损而影响信号传输性能。
2、所述线芯当为弹性线芯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伸缩功能,并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抗拉强度,也使本实用新型除了可以作为普通光纤线使用,还可以应用于对光纤线有拉伸需求的特殊场合。
3、所述绝缘线材当为尼龙丝时,可进一步提高实用新型的耐弯折性能,并使光纤更易于编织,也是整体更为美观。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弯折的光纤线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岩岳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龙岩岳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18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余热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煤矿无线多媒体监控指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