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羽喷灌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1243.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7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兴田灌溉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魏敏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中***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羽喷灌带,包括中空且呈柱状的管体,所述管体的外壁沿其轴向对称设置有凸出片,所述凸出片上部的管体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喷灌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喷灌带管体的外部对称设置凸出片,使其形成双羽结构,能够起到耐磨和防止喷灌带在田间翻滚的作用,避免喷灌位置发生偏移不能起到很好的喷水灌溉效果,从而更加节约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羽喷灌带。
背景技术
目前,节水农业灌溉越来越受到农民的欢迎和重视,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提倡和推广。在节水农业灌溉中,喷灌带属于较为场见且投资最少的一种方式,喷灌带是低密度聚乙烯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塑料薄壁软管,通过机械或激光在单面上直接打出出水小孔制成的。目前的喷灌带铺设于田间时由于其呈圆柱状结构,容易在田间发生翻滚使喷灌位置发生偏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羽喷灌带,解决目前的喷灌带铺设于田间时由于其呈圆柱状结构,容易在田间发生翻滚使喷灌位置发生偏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羽喷灌带,包括中空且呈柱状的管体,上述管体的外壁沿其轴向对称设置有凸出片,上述凸出片上部的管体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喷灌孔。
作为优选,上述喷灌孔呈倾斜排列并且上述喷灌孔的孔径为0.8-1.5mm。
作为优选,上述管体分为开孔段管体和封闭段管体,上述开孔段管体和封闭段管体间隔交错设置,上述封闭段管体为伸缩管体,上述喷灌孔开设在上述开孔段管体上。
作为优选,上述开孔段管体的端部设置有内螺纹,上述封闭段管体的两端部为硬质管体,并且在该封闭段管体的两端部设置有与上述开孔段管体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作为优选,上述封闭段管体是在伸缩管体的两端部拼接硬质管体构成,并且上述硬质管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膜,上述过滤膜位于上述硬质管体与上述伸缩管体的连接处。
作为优选,上述开孔段管体的外部套设由尼龙网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喷灌带管体的外部对称设置凸出片,使其形成双羽结构,能够起到耐磨和防止喷灌带在田间翻滚的作用,避免喷灌位置发生偏移不能起到很好的喷水灌溉效果,从而更加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孔段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封闭段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双羽喷灌带,包括中空且呈柱状的管体1,上述管体1的外壁沿其轴向对称设置有凸出片2,上述凸出片2上部的管体1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喷灌孔3。本实施例通过在喷灌带管体的外部对称设置凸出片,使其形成双羽结构,能够起到耐磨和防止喷灌带在田间翻滚的作用,避免喷灌位置发生偏移不能起到很好的喷水灌溉效果,从而更加水资源。
进一步地,上述喷灌孔3呈倾斜排列并且上述喷灌孔3的孔径为0.8-1.5mm。通过喷灌孔倾斜排列,能够使喷灌出的水线朝向多个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兴田灌溉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兴田灌溉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12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尘结构、麦克风封装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喷灌带加工用快速定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