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疗鼻炎的艾灸按摩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8863.9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22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梁惠桃;覃周韦;覃璇;张怡;黄香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2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江南 |
地址: | 545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鼻炎 艾灸 按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治疗鼻炎的艾灸按摩仪,其包括,支撑单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面内凹形成凹槽,凹槽的侧壁围合成第一容置空间;艾灸单元,包括艾条容置区,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按摩单元,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包括第一驱动件、一端配合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另一端与凸轮相连接的传动组件,以及与所述凸轮相配合的按摩锤体。本实用新型艾灸按摩仪实现同时对鼻部的艾灸和按摩,对鼻部活血化瘀的同时提供艾灸烟雾和热量,从而提高治疗鼻炎的疗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按摩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艾灸按摩仪。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没有类似的艾灸结合按摩仪器,有单纯艾灸盒及一种按摩笔,此类产品没有进行有效结合,并且不是针对鼻炎的治疗,治疗鼻炎的最佳穴位(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市场的产品都不满足同时艾灸迎香穴及点压按摩的方式。
艾灸为传统中医的外治疗法,艾灸及点压刺激相应的穴位可达到治疗或者缓解鼻炎症状,如何开发一种新的治疗鼻炎的艾灸按摩仪是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产品都不满足同时艾灸迎香穴及点压按摩的方式,提供一种治疗鼻炎的艾灸按摩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鼻炎的艾灸按摩仪,其包括,
支撑单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面内凹形成凹槽,凹槽的侧壁围合成第一容置空间;
艾灸单元,包括艾条容置区,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
按摩单元,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包括第一驱动件、一端配合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另一端与凸轮相连接的传动组件,以及与所述凸轮相配合的按摩锤体;
所述凹槽的侧壁具有若干个第一通孔;
所述艾条容置区具有开口,所述开口设于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凹槽相对一侧的外侧壁,艾条能够从所述开口伸入所述艾条容置区中;
所述艾条容置区为两端贯通的柱状结构,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外侧壁的所述开口处,另一端面伸入所述壳体内部并具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治疗鼻炎的艾灸按摩仪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艾灸单元还包括隔离件,所述隔离件为条带状并设于所述凹槽和所述艾条容置区之间,所述隔离件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所述壳体的顶面和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隔离件的两侧端面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隔离件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处设有若干个第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治疗鼻炎的艾灸按摩仪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固定于壳体底部的电机、电机的第一输出轴、固定于所述第一输出轴端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壳体具有凹槽一侧的外侧壁相平行;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传动轴、固定于所述壳体底部并支撑所述第一传动轴的第一基座,所述第一传动轴分别与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配合,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相平行;
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四齿轮、第二传动轴、固定于所述壳体底部并支撑所述第二传动轴的第二基座,所述第二传动轴一端与所述第四齿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凸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相垂直,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相配合;
所述按摩锤体与所述隔离件通过弹性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未经柳州市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88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真空镀膜的车架挂具
- 下一篇:一种双层流道分流梭模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