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尺寸可变的内镜口垫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7364.8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0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霓;伍文才;李春燕;陈欣;李航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90/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攀 |
地址: | 4041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寸 可变 内镜口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尺寸可变的内镜口垫,其中第一口垫单元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一弧形垫板,第一安装板的一侧上设有供内镜管插入的第一弧形口;第一弧形垫板固定安装在第一弧形口的一侧上,且第一弧形垫板与第一弧形口同轴设置;第二口垫单元包括第二安装板和第二弧形垫板,第二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弧形口;第二弧形垫板固定安装在第二弧形口的一侧上,且第二弧形垫板与第二弧形口同轴设置;第二弧形垫板与第一弧形垫板滑动接触;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控制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的间距的调节单元。本方案可以改变第一弧形垫板与第二弧形垫板之间的间距,便于患者使用该内镜口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尺寸可变的内镜口垫。
背景技术
内窥镜检查是一种对体内疾病进行检查的方式,通过此手段可以直接观察到脏器内腔病变,确定其部位和范围,并可进行照相、活检或刷片,提高了癌的诊断准确率,并可进行某些治疗由体外经过人体自然腔道送入体内,是对体内疾病进行检查的一种光学仪器检查,先已经广泛应用在了胃镜检查胃癌,支气管镜检查肺癌、气管癌,食管镜检查食管癌,乙状结肠镜检查直肠癌、乙状结肠癌等病情的检查当中。
在进行内窥镜检查时,内镜口垫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将内镜口垫放置到患者的口腔处,使得患者的口腔处张开便于内镜管进入到口腔中,能有效的避免内镜的移动受到阻碍;常规的内镜口垫呈筒状,该筒状的直径均一致,当筒状的内镜口垫穿过患者的嘴被患者的牙齿咬住时,由于是每个患者嘴的大小差异,筒状内镜口垫的直径会出现过大或者过小的情况,当内镜口垫的直径过小时,患者的嘴唇难以对内镜口垫进行包裹,内镜口垫只能靠牙齿咬住,长时间的咬持会导致病人的牙齿产生酸涩感;当内镜口垫的直径过大时,难以内镜口垫安装到患者的口腔内,会导致患者的使用感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尺寸可变的内镜口垫,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改变内镜口垫的间距,便于患者方便的使用该内镜口垫。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尺寸可变的内镜口垫,包括第一口垫单元以及可与第一口垫单元拼合形成筒状的第二口垫单元,第一口垫单元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一弧形垫板,第一安装板的一侧上设有供内镜管插入的第一弧形口;第一弧形垫板固定安装在第一弧形口的一侧上,且第一弧形垫板与第一弧形口同轴设置;第二口垫单元包括第二安装板和第二弧形垫板,第二安装板上设有与第一弧形口的直径相等的第二弧形口;第二弧形垫板固定安装在第二弧形口的一侧上,且第二弧形垫板与第二弧形口同轴设置;第二弧形垫板两端的外壁与第一弧形垫板两端的内壁滑动接触;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控制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的间距的调节单元。
基础方案的原理及其优点:第一弧形垫板的圆心角大于第一弧形口,同时第二弧形垫板的圆心角大于第二弧形口,当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在调节单元的作用下相向移动时,第一弧形垫板与第二弧形垫板会先重合,此时第一弧形垫板与第二弧形垫板能拼合成筒状的内镜口垫,便于患者咬持拼合后的第一弧形垫板与第二弧形垫板。
同时由于在第一安装板的第一弧形口与第二安装板的第二弧形口相抵前,第一弧形垫板与第二弧形垫板能够先重合,第一弧形口与第二弧形口之间的间距的设置,能为第一弧形垫板与第二弧形垫板形成的筒状大小提供调节空间,当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之间的间距越小,第一弧形垫板与第二弧形垫板能拼合成的筒状内镜口垫也就越小,患者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调节调节单元来控制内镜口垫的尺寸,让患者使用起来更加舒适,方便患者咬持第一弧形垫板和第二弧形垫板。
进一步,第一弧形垫板两端的内圈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第二弧形垫板两端的外圈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二弧形垫板两端的外圈壁滑动接触,第二滑块与第一弧形垫板两端的内圈壁滑动接触,且第一滑块可与第二滑块相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未经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73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