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空式塔吊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5829.6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8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温喜廉;叶家成;刘三玲;袁汉强;张少敏;高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珠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1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汪庭飞 |
地址: | 510075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空 塔吊 基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空式塔吊基础,其包括处于第一平面上的若干支撑梁;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与地面之间形成架空层;每条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结构柱上,且若干所述支撑梁的中部相互连接以形成一用于固定塔吊的塔吊承台。本实用新型的悬空式塔吊基础,通过在第一平面上设置若干支撑梁,该第一平面与地面之间形成架空层,进而使每条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结构柱上,这些支撑梁的中部相互连接以形成一用于固定塔吊的塔吊承台;通过支撑梁将塔吊传来的负载通过支撑梁传导到结构柱上,从而避免处于架空层内的地铁运营区等建筑物的上盖板因负载过大而受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空式塔吊基础。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交通日益发达,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地铁站点、车辆段等在拥挤的城市中拔地而起,为了充分利用地铁站点、车辆段上部的空间,于是产生了地铁上盖建筑。
一般的塔吊桩基础承台是直接在地面上浇注成形的;但是对于地铁上盖建筑而言,若地铁运营区已建好,施工时则不能在地面上做塔吊基础,也不能通过新增桩基或柱来把竖向荷载传递至地基,且不能以地铁运营区的盖板来承受塔吊传来的荷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空式塔吊基础,该悬空式塔吊基础可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悬空式塔吊基础,其包括:
处于第一平面上的若干支撑梁;
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与地面之间形成架空层;
每条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结构柱上,且若干所述支撑梁的中部相互连接以形成一用于固定塔吊的塔吊承台。
本实用新型的悬空式塔吊基础,通过在第一平面上设置若干支撑梁,该第一平面与地面之间形成架空层,进而使每条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结构柱上,这些支撑梁的中部相互连接以形成一用于固定塔吊的塔吊承台;通过支撑梁将塔吊传来的负载通过支撑梁传导到结构柱上,从而避免处于架空层内的地铁运营区等建筑物的上盖板因负载过大而受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架空层内的建筑物的顶部之间具有一间隙。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间隙不小于300mm。
本实用新型的悬空式塔吊基础,通过使第一平面与所述架空层内的建筑物的顶部之间具有一间隙,从而避免支撑梁或塔吊承台与架空层内的地铁运营区等建筑物的上盖板直接接触,进一步避免了处于架空层内的地铁运营区等建筑物的上盖板受到塔吊传来的负载。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结构柱为永久性工程柱或剪力墙。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包括混凝土层和嵌设于所述混凝土层内的纵向受力钢筋;
其中,所述纵向受力钢筋的端部向上或向下弯曲延伸,且与所述结构柱内的钢筋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悬空式塔吊基础,通过使支撑梁内的纵向受力钢筋的端部向上或向下延伸,且与结构柱内的钢筋连接,从而使塔吊带来的负载可以更好地传导到结构柱上。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塔吊基础包括两条所述支撑梁,其中一条所述支撑梁处于第一直线上,另一条所述支撑梁处于第二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形成一夹角;
所述夹角不小于45°。
本实用新型的悬空式塔吊基础,通过设置两条支撑梁,且其中一条支撑梁处于第一直线上,另一条支撑梁处于第二直线上,且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形成不小于45°的夹角,使两条支撑梁呈十字形连接或近似十字形连接,从而使塔吊传来的负载尽可能均匀地传导到各个结构柱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珠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珠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58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化学一体化处理填料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污染土壤的清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