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扶手带张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2114.5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4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朱栋;吴事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3/20 | 分类号: | B66B23/2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徐博 |
地址: | 215213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扶手 带张紧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扶手带张紧结构,包括滚轮弧形件和扶手带,滚轮弧形件顶部边缘向上凸起形成圆弧形结构,滚轮弧形件顶部边缘均匀分布有若干滚轮;扶手带一段铺设在滚轮弧形件顶部,扶手带紧贴滚轮弧形件顶部滚轮,扶手带处于张紧状态;滚轮弧形件一端通过调整支撑块与支撑旋转端过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螺纹杆与调整结构连接,调整结构通过调整螺纹杆的伸缩进而调整滚轮弧形件另一端的高度,螺纹杆与滚轮弧形件的连接处以及螺纹杆与调整结构的连接处均为可转动连接。能够通过将多个滚轮组成大圆弧曲线,通过调整滚轮弧形件,增大扶手带的张紧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自动扶梯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扶手带张紧结构。
背景技术
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是乘客与运动部件直接接触的特殊设备,扶手带是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十分重要的运动装置,乘客在乘坐扶梯时用手握住扶手带。而扶手带在经过长期运行后会出现拉伸,导致扶手带可能出现欠速,需要靠张紧装置进行张紧。
现有技术中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一般采用以下扶手带张紧方式:使用端部导向轮驱动时,一般采用两边各一组固定的弧形滚轮组加中间一组纵向可调的滚轮,通过改变纵向可调滚轮的位移来控制三组滚轮间的扶手带长度,达到张紧扶手带的目的。采用此种结构的扶手带张紧装置,有以下不足:扶手带运行过程中弯折数量较多,不利于扶手带的寿命;结构过于复杂,性价比不高。当扶手带张紧较大时,扶手带局部的弯曲半径较小,不利于扶手带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扶手带张紧结构,能够通过将多个滚轮组成大圆弧曲线,通过调整滚轮弧形件,增大扶手带的张紧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扶手带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滚轮弧形件和扶手带,所述的滚轮弧形件顶部边缘向上凸起形成圆弧形结构,所述的滚轮弧形件顶部边缘均匀分布有若干滚轮;所述的扶手带一段铺设在滚轮弧形件顶部,所述的扶手带紧贴滚轮弧形件顶部滚轮,所述的扶手带处于张紧状态;
所述的滚轮弧形件一端通过调整支撑块与支撑旋转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螺纹杆与调整结构连接,所述的调整结构通过调整螺纹杆的伸缩进而调整滚轮弧形件另一端的高度,所述的螺纹杆与滚轮弧形件的连接处以及螺纹杆与调整结构的连接处均为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滚轮弧形件的顶部边缘均匀分布固定安装有若干滚轮,所述的滚轮的滚轮轴两端固定安装在位于滚轮两侧的圆弧板上。
所述的滚轮弧形件上方设置有防偏轮,所述的扶手带穿过滚轮和防偏轮之间,所述的扶手带一侧紧贴滚轮,另一侧与防偏轮紧密接触。
所述的调整支撑块包括旋转连接架,所述的旋转连接架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滚轮弧形件的下方,所述的第二固定螺栓处于非紧固状态时,所述的旋转连接架能够相对滚轮弧形件围绕第二固定螺栓转动,所述的旋转连接架与螺纹杆一端通过限位螺母固定连接。
包括支撑角钢和调整角钢,所述的支撑角钢固定设置,所述的调整角钢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支撑角钢的侧壁上,调整螺栓依次穿过设置在支撑角钢和调整角钢侧壁上的圆弧调整孔,所述的调整螺栓处于非紧固状态时,所述的调整角钢能够相对支撑角钢围绕第一固定螺栓转动。
所述的调整角钢顶面上固定安装有调整螺母,所述的螺纹杆穿过调整螺母,所述的调整螺母能够相对螺纹杆转动,通过控制调整螺母的转动方向,进而控制螺纹杆相对于调整螺母的位移方向。
所述的圆弧调整孔的中心线为一段圆弧,圆弧的圆心与第一固定螺栓中心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2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柜式七氟丙烷灭火器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