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流底质采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9602.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53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黄位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信天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203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大***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流 底质 采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河流底质采样器;它包括塑料块、支架、软管和针筒,所述塑料块为矩形塑料块,塑料块四周侧壁通过强力胶粘合有支架,支架在陆地作为装置的站立支脚,在水中作为配重块,所述塑料块中央竖直开设有一贯穿塑料块上下面的通孔,所述通孔上端通过粘胶剂粘合连通软管的其中一端,软管的另一端通过粘胶剂粘合连通有针头套,所述针筒的前端插入针头套;外出取样无需携带长长的把柄,牵引绳和软管均可以缠绕在塑料块外周,清洁干净后可长期放置在小轿车的车尾箱内;取样的时候不会发生样品被水冲走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河流底质采样器。
背景技术
所谓河流底质采样通常是采集水体底部河床顶面的沉淀物(大多为流质淤泥)。主要针对的是小溪、小河、沟渠等小型河流。传统技术中,一般是使用一个长柄勺子伸入水底捞取沉淀物。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在于:勺子提升的过程中沉淀物容易被水流冲走,另外现在外出取样通常是用小轿车代步,长长的把柄也不易于装车携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流底质采样器,它可以保证取样不容易被水流冲走,且易于装车转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河流底质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塑料块、支架、软管和针筒,所述塑料块为矩形塑料块,塑料块四周侧壁通过强力胶粘合有支架,支架在陆地作为装置的站立支脚,在水中作为配重块,所述塑料块中央竖直开设有一贯穿塑料块上下面的通孔,所述通孔上端通过粘胶剂粘合连通软管的其中一端,软管的另一端通过粘胶剂粘合连通有针头套,所述针筒的前端插入针头套。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块底面通过粘合剂粘合有一扁平的吸头,所述吸头侧视成梯形,吸头上端的开口对应连通塑料块的通孔,吸头下端中空。扁平的吸头特别适合淤泥等流质物体的吸取。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块侧壁上部通过粘胶剂粘合有一拉环,所述拉环绑有一牵引绳。牵引绳的作用在于:便于从水中拉起塑料块。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矩形的不锈钢板,且不锈钢板外壁镀有锌层。耐用,不易生锈。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块顶部开设有一盲孔,所述盲孔可拆卸的插入有一防水手电筒。在一些污浊的水体中,肉眼不容易观察出投入水中的塑料块哪头朝上,即使发生侧翻也无法得知,装有手电筒后通过微弱的灯光即可辨明塑料块是否发生侧翻。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1)如果水体较为清澈,则无需插入已经开灯的防水手电筒,否则在塑料块的盲孔内插入防水手电筒;
2)一手牵着牵引绳另一手将塑料块抛入水中,待其沉底后将牵引绳末端使用物件固定,防止被水冲走;
3)肉眼观察(或者借助灯光)塑料块是否侧翻,如果侧翻则重复上面步骤,如果没有则使用针筒抽取样本,每个取样点建议抽取2针筒(自备多个空针筒);
4)取样完成后通过牵引绳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外出取样无需携带长长的把柄,牵引绳和软管均可以缠绕在塑料块外周,清洁干净后可长期放置在小轿车的车尾箱内;取样的时候不会发生样品被水冲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塑料块;2、支架;3、通孔;4、软管;5、针头套;6、针筒;7、拉环;8、牵引绳;9、吸头;11、防水手电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信天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海南信天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96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遮阳片全自动收卷机
- 下一篇:一种冰场用双翅片铝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