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电压互感器的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9554.5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6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发胜;闫鹏;胡旷;吴标;洪岩;肖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彤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0 | 分类号: | H01F41/00;H01F38/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周琼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电压互感器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电压互感器的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架、电机和电压互感器,支撑架的顶部与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顶部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有滑板,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互感器技术领域。该节能型电压互感器的加工装置,螺纹杆分别与两个固定块接触位置的螺纹方向相反,实现控制两个固定块同步反向移动的目的,通过固定板和第一移动杆的协同实现两个夹板同步反向移动的目的,从左右两侧对电压互感器的位置进行固定,弯杆与电压互感器接触后,通过转动筒和竖板带动多个第二移动杆朝靠近电压互感器的反向移动,从前后两侧对电压互感器的位置进行固定,解决了常见的固定装置对电压互感器的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互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型电压互感器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电压互感器和变压器类似,是用来变换线路上的电压的仪器,但是变压器变换电压的目的是为了输送电能,因此容量很大,一般都是以千伏安或兆伏安为计算单位,而电压互感器变换电压的目的,主要是用来给测量仪表和继电保护装置供电,用来测量线路的电压、功率和电能,或者用来在线路发生故障时保护线路中的贵重设备、电机和变压器,因此电压互感器的容量很小,一般都只有几伏安、几十伏安,最大也不超过一千伏安。
对电压互感器进行加工时,需要保障电压互感器进行固定,但是常见的固定装置的固定效果不佳,不能保障电压互感器的稳定,容易影响加工的质量,对电压互感器进行加工时,有时需要对电压互感器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电机或气泵等电力装置进行调节会消耗大量能量,手动调节无法保障调节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电压互感器的加工装置,解决了常见的固定装置对电压互感器的固定效果不佳和不便对电压互感器的高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节能型电压互感器的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架、电机和电压互感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与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顶部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面贯穿有第一移动杆,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且夹板的侧面与电压互感器的侧面压接,所述夹板的侧面开设有侧槽,所述侧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套设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电压互感器的侧面压接的弯杆,所述转动筒的侧面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竖板,且竖板的侧面贯穿有与电压互感器的外表面压接的第二移动杆。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贯穿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电压互感器的底部压接的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端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齿轮,所述螺纹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底端贯穿固定齿轮的内腔并延伸至固定齿轮的下方,所述转动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压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底端压接有齿纹筒,且齿纹筒的内表面分别与固定齿轮的外表面和转动齿轮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转动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齿纹筒的底部压接的调节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的侧面和夹板的侧面压接,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一端通过尾板固定连接有与竖板的侧面压接的第三弹簧。
优选的,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面贯穿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电压互感器的加工装置。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彤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彤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95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