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有机液体蒸汽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7820.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7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倪高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达电热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20 | 分类号: | C23C8/20;C23C8/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陈丹 |
地址: | 22575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有机 液体 蒸汽 发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有机液体蒸汽发生装置,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蒸汽发生腔,所述外壳与所述蒸汽发生腔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蒸汽发生腔内间隔均匀地设有多个延缓件,每个所述延缓件的下端与所述蒸汽发生腔下管壁固定,每个所述延缓件的上端与所述蒸汽发生腔之间具有一预定的间隙;所述外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穿接有与所述蒸汽发生腔连接的进口部,所述第二支座上穿接有与所述蒸汽发生腔连接的出口部。本该蒸汽发生装置设计合理,使用便捷、经济可靠的同时对有机液体的汽化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渗碳工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型有机液体蒸汽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渗碳工艺是对金属工件表面进行渗碳处理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其中金属工件多为低碳钢或低合金钢,具体是将金属工件置入具有活性渗碳介质中,加热到900℃~950℃的单相奥氏体区,保温足够时间后,使渗碳介质中分解出的活性碳原子渗入金属工件表层,从而获得表层高碳的金属工件,继而使金属工件获得较高的表面硬度、耐磨性以及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
各种渗碳方式中,气体渗碳使用最为广泛。气体渗碳为有机液体汽化后裂解成活性碳原子和载气,之后活性碳原子被金属工件表面吸收的方法。进行渗碳工艺时常将有机液体(甲醇、乙醇、丙酮等)先经蒸汽发生装置蒸发汽化后,再送入渗碳炉内进一步裂化,使其充分裂化形成渗碳气氛,再进一步对工件进行渗碳处理。这样汽化后再进行裂化的方式相较于直接裂化方式能够节省能量的同时也可以节约成本。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有机液体蒸汽发生装置由于有机液体通过速度过快,在发生蒸汽发生装置内停留时间过短的原因使得有机液体蒸发不完全,经蒸汽发生装置处理后的部分仍呈液态,喷入裂化炉内后散布不均匀,进而会使得金属工件渗碳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有机液体蒸汽发生装置,其通过增设延缓件,使有机液体能够完全汽化,进而提升渗碳工艺的效果。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改进型有机液体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蒸汽发生腔,所述外壳与所述蒸汽发生腔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蒸汽发生腔内间隔均匀地设有多个延缓件,每个所述延缓件的下端与所述蒸汽发生腔下管壁固定,每个所述延缓件的上端与所述蒸汽发生腔之间具有一预定的间隙;所述外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穿接有与所述蒸汽发生腔连接的进口部,所述第二支座上穿接有与所述蒸汽发生腔连接的出口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与所述蒸汽发生腔均为管状结构,所述延缓件为片状部件,且所述延缓件的截面大小为1/2到3/4个圆面,所述延缓件的弧度与所述蒸汽发生腔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延缓件的个数为7~15个。
优选地,所述通过距离为90mm~120mm。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设有加热气体的通入口和排出口,所述通入口与所述排出口上均设有开关阀门。
优选地,所述有机液体为醇类、酮类或酸类液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延缓件使得通入蒸汽发生腔内的有机液体停留时间变长,从而得到了汽化完全的有机液体;该蒸汽发生装置设计合理,使用便捷、经济可靠的同时对有机液体的汽化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型有机液体蒸汽发生装置的立体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型有机液体蒸汽发生装置的侧面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型有机液体蒸汽发生装置的延缓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达电热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达电热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7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板锡膏印刷机的透印板防污装置
- 下一篇:薄膜自张紧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