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机顶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7363.5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8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石小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电通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机顶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机顶出装置,包括顶板、底板、上模、下模、支撑柱和气缸。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把手的设置,可使得螺纹杆发生转动,螺纹杆的外部旋合有两组螺纹套,在螺纹杆转动的过程中,两组螺纹套同时靠近或者远离移动块,设置在移动块两侧的半齿盘的底端均固定有伸缩件且伸缩件与螺纹套之间为转动连接,螺纹套可通过伸缩件使得半齿盘发生转动,而半齿盘与顶杆为啮合连接,所以半齿盘在转动的过程中,移动块可带动顶杆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可将产品将下模的型腔中顶出,相比传统的顶出方式,该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无需使用驱动电机或者液压推杆,减少了模具的成本,更加经济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顶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机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
注塑模的顶出机构又叫脱模机构,在注塑成型的每一个循环中,塑件必须从模具型腔中取出,而完成这个取出塑件动作的机构即为顶出机构,顶出机构的主要作用有以下两点,在开模时,保证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不变形地从模具中顺利脱出;在把塑件和凝料等从模具中取出后,合模时,确保顶出机构正确地复位。
但是现有的顶出机构的结构复杂,通常是采用驱动电机或者液压推杆的方式带动顶出杆将模具从模腔中推出,使用驱动装置增加了模具的成本,不经济环保,难以在中小型企业中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顶出机构的结构复杂,通常是采用驱动电机或者液压伸缩杆的方式带动顶出杆将模具从模腔中推出,增加了模具的生产成本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注塑机顶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机顶出装置,包括顶板、底板、上模、下模、支撑柱和气缸,还包括设置在下模底部的顶出壳体,所述顶出壳体的内腔且靠近其底部内表壁处设有水平方向上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旋合有四个螺纹套,所述顶出壳体的上表壁处滑嵌有两个顶杆且两个顶杆的顶端均穿入下模的型腔,两个顶杆的底端均固定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两侧均设有半齿盘,所述半齿盘的底端固定有伸缩件且伸缩件与螺纹套的上表壁为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移动块与半齿盘为啮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伸缩件由套筒和移动杆组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螺纹杆的端部贯穿顶出壳体的侧壁并固定有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螺纹杆上共设置有两组螺纹且两组螺纹关于螺纹杆的中心处对称设置,每组螺纹均包括两段螺纹且两段螺纹关于移动块对称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顶出壳体的下表壁开设有四段滑槽,四个所述螺纹套分别位于四段滑槽的内腔。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电通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电通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7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活动展墙的液压维护车
- 下一篇:一种LoraWan开发套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