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入体输送系统及其内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4790.8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4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朱清;刘梦钦;姬庆茹;袁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66 | 分类号: | A61F2/96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金碎平 |
地址: | 2001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入 输送 系统 其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入体输送系统及其内管,所述植入体输送系统包括手柄、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均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手柄控制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在轴向上的移动;所述内管包括内管主体,以及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内管主体外侧的凸起部;每个所述凸起部包括多个凸起单体,所述凸起单体的一端与所述内管主体相连,另一端朝所述内管主体的远端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植入体输送系统中,内管与植入体单方向咬合,从而提供植入体释放所需的较大的静摩擦力,使得植入体释放定位准确、稳定,不产生轴向短缩;同时该结构能够有效减少内管回撤时内管与植入体的摩擦力,避免输送系统回撤带动植入体移位,使得操作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入体输送系统及其内管。
背景技术
随着腔内技术的发展,支架的使用已获得放射科医师、心脏病专家和外科医生的广泛认可,支架和覆膜支架这些装置用于支撑体内的各种管状通道,包括动脉、静脉、气道、胃肠道和胆管等。放置支架的首选方法是使用专业输送系统经由人体自身通道来精确放置并部署在预期治疗部位。借助于输送系统较小的外径,医生可以尽量减小手术切口以实现微创伤操作。
支架一般可塑性变形(例如,“球囊可扩张”支架)或弹性变形(例如,“自扩张”支架),以便从压缩的状态恢复到展开状态下的直径。首先通过径向压缩将支架安装在输送系统上,并送入人体内,然后通过输送系统体外部分的操纵机构来控制支架的释放,使支架恢复到其功能直径。目前常用的技术是,将支架径向压缩放置在两个同心导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中,内管用于导丝通过,当需要释放支架时,将外管相对于内管拉回,通过内、外管的相对轴向移位来释放支架,此时支架弹性恢复到预定的直径。
在具体的实施中,还需要在内管和外管之间增加一根同轴的中间管,该中间管位于支架近端并与支架轴向接触。在外管回拉时,中间管保持不动,从而限制支架随外管一起回撤,使支架可以顺利地释放。由于该限位的存在,释放过程中支架势必会受到外管和中间管对其施加的轴向压缩力,这通常会导致支架发生短缩,并导致支架定位不准确。同时这种释放方式,还要求支架在压缩状态时具有较强的轴向刚性,否则释放过程中,支架短缩严重,甚至造成支架严重损伤。由此,支架的设计受到很大的限制,通常需要在支架段之间增加轴向的连接杆以解决支架轴向刚性的问题。但轴向连接杆将对支架的轴向疲劳、弯曲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很大程度上降低支架的整体性能。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是优化或改变支架释放时的受力状态,使支架由轴向受压状态改变为受拉状态,或者尽量减小支架释放过程中所受到的轴向压缩力。如对比文献1(公开号为CN102499801A)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和对比文献2(公开号为CN104706449A)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均通过输送系统远端的后释放机构来约束支架轴向位移,从而使支架释放过程中始终受拉而不发生短缩。但是这种方法由于后释放机构本身的体积较大,一般只适用于外管直径较粗的系统,另外由于释放过程中内管承受较大的轴向压缩力,释放过程中容易失稳弯曲。
而且以上输送系统,需要操作多个零部件来释放支架,支架释放后还需要操作机构来解除远端的后释放约束,存在释放繁杂困难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入体输送系统及其内管,能够使植入体释放定位准确、稳定,不产生轴向短缩,同时能保证输送系统的安全回撤。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送植入体的内管,所述内管包括内管主体,以及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内管主体外侧的凸起部;每个所述凸起部包括多个凸起单体,所述凸起单体的一端与所述内管主体相连,另一端朝所述内管主体的远端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凸起单体与所述内管主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度-80度。
优选地,所述凸起部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或金属材料。
优选地,所述凸起部通过3D打印或激光切割与所述内管主体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47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绿化废弃物发酵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阳极片的生产除尘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