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温针灸的艾灰分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66970.1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4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侯瑜超;刘璐慜;李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巫蓓丽 |
| 地址: | 2004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针灸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温针灸的艾灰分离装置,由取灰器和针身固定装置组成,所述的取灰器包括底板、环形盖板和手柄三部分,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的底板和环形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及环形盖板上设有一条从环形盖板上沿通向底板外沿再连同至通孔的导向槽;在导向槽的对立面上设有一手柄;所述的针身固定装置包括指环、连接轴、钳臂、钳头四部分。其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可在艾灰分离时保护温针灸局部皮肤免受烫伤或污染,同时亦防止在分离艾灰的动作导致针灸针进针深度及方向的改变,使整个温针灸操作更加安全、便捷,其经取灰器收集后的艾灰可进行再次利用,减轻了后续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工作,使其更加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温针灸的艾灰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温针灸是中医学领域的一种针灸方法,其首见于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依据中医传统理论“寒者热之”,将毫针针刺和艾灸疗法融为一体,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骨科、妇科、皮肤、脑卒中后遗症、面神经炎等多种内外科疾病中。此操作方法涉及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1.5cm的艾卷施灸,或是在针尾搓捏少许艾绒点燃施灸,待艾卷燃尽,除去灰烬,再放置艾段或搓捏艾绒,直至灸满规定壮数后,除去灰烬并拔针。
此操作中涉及除去燃尽艾灸灰烬的步骤,存在燃尽的艾灰被触碰后易松散掉落,不仅容易掉落至针刺处使局部皮肤受到污染而增加感染风险,同时由于对艾久团内部是否燃尽较难判断,燃烧的内芯容易在触碰后掉落至皮肤,从而造成皮肤烫伤,增加瘢痕和感染风险。目前临床上较多采用纸板刮取艾灰,用金属弯盘承接,操作过程中较难将松散的艾灰完整取下而造成艾灰散落至皮肤,甚至在去除未燃尽艾灰时使燃烧中的内芯掉落至皮肤而造成烫伤和感染。
中国专利申请:CN206763334U公开了一种温针灸后针灰分离收集装置,包括:上筒体,上端连接盖子,下端敞开;中筒体,上端和下端均敞开,中间设有一层针灰过滤网,针灰过滤网上方的筒壁内设有磁铁;下筒体,上端敞开,下端密封,内置一集灰筒;所述的上筒体、中筒体和下筒体的直径相同,中筒体通过筒壁外侧的转轴与上筒体和下筒体连接。该装置主要解决温针灸治疗后,废针与艾炷灰烬分离及收集艾灰再利用的问题。但该装置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解决针灸时,作为两柱以上的温针问题,而且制作成本较高,因此不利于推广使用。
中国专利申请:CN207055654U公开了一种用于温针灸的艾灰分离装置,它包括由上盖板、左侧板、右侧板、背板和底板组成的前方开口的盒体;所述的底板上设有一个通孔,所述的底板上还设有一条从底板外边沿连通到通孔的导向槽;所述的上盖板、左侧板、右侧板、背板和底板均为金属板。该装置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取灰时会弄脏衣物,有安全隐患,不能重复利用的问题,但该装置在实际使用中依然存在明显缺陷:在将艾灰分离时,针身由于与艾灰存在一定附着粘附效应,去除艾灰的同时会造成针灸针本身的向外移动,改变进针方向和深度,甚至会将针体带离皮肤,造成针刺伤害危险的同时也使行多壮数的温针灸难以完成。其由于底部贴近皮肤的设计,也没有预留任何空间让其他如止血钳等辅助设备进行针体的固定。
所以综上所述,现亟需要一种取艾灰时可避免艾灰掉落至皮肤,同时避免取艾灰时针灸针进针深度及角度上产生移动,提供便捷、安全的艾灰分离装置,而关于这种新型的艾灰分离装置,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温针灸的艾灰分离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69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重防针刺伤安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压油泵挺柱销孔磨削自动夹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