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火材料的粉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5409.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92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朋飞;乔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利特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02 | 分类号: | B02C4/02;B02C4/42;B02C23/20;B08B15/02;B01D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450007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秦岭路以***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火材料 粉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火材料的粉碎装置,包括粉碎箱、加料管和排放管,所述加料管和排放管分别与粉碎箱的顶壁和底壁焊接固定,所述粉碎箱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一电机,其内腔中设有两组转杆和两组滚筒,所述加料管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二电机,其内腔中设有两组传动杆和两组限位筒,所述粉碎箱的两侧均设有导尘管和蓄水箱。该耐火材料的粉碎装置,通过设置了第一电机、转杆、滚筒、第二电机、传动杆、限位筒和挤压钢圈,由第二电机带动限位筒和挤压钢圈运转而对耐火材料进行初次粉碎,再由第一电机带动滚筒运转而对耐火材料进行二次粉碎,使耐火材料的粉碎更自然,不会因为耐火材料体积过大而给滚筒造成过大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火材料的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耐火材料是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它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玻璃、水泥、陶瓷、石化、机械、锅炉、轻工、电力和军工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自2001年以来,我国在钢铁、石化、建材等高温工业高速发展的强力拉动下,耐火材料行业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已成为世界耐火材料的生产和出口大国。
粉碎作业是耐火材料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粉碎耐火材料时,需要用到粉碎装置。但现有的该类粉碎装置大多是使用一套机械结构直接将其粉碎,导致该机械结构受到的压力较大,甚至可能会损坏机械设备,还会导致耐火材料粉碎不够精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火材料的粉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火材料的粉碎装置,包括粉碎箱、加料管和排放管,所述加料管和排放管分别与粉碎箱的顶壁和底壁焊接固定,所述粉碎箱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一电机,其内腔中设有两组转杆和两组滚筒,所述加料管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二电机,其内腔中设有两组传动杆和两组限位筒,所述粉碎箱的两侧均设有导尘管和蓄水箱,所述加料管的顶部设有顶板和一组转轴,该转轴的两侧分别与加料管内腔的两侧传动连接,所述顶板的侧壁与转轴的外壁粘接固定,所述排放管的底壁开有与插板插接固定的插槽,其外侧壁还设有伸缩杆和支撑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插板的一侧和支撑杆的一侧焊接固定,所述支撑杆与粉碎箱的底壁安装固定。
优选的,两组所述转杆贯穿粉碎箱的侧壁且分别与两组第一电机传动连接,其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均与粉碎箱内腔的侧壁传动连接,所述转杆贯穿滚筒的两侧且与滚筒焊接固定。
优选的,两组所述传动杆贯穿加料管的侧壁且分别与两组第二电机传动连接,其分别贯穿两组限位筒且与之焊接固定,所述限位筒的外壁上安装有多组均匀排列的挤压钢圈。
优选的,所述导尘管的一端贯穿粉碎箱的顶壁且与其内腔相通,其内腔中安装有风机,所述导尘管的另一端伸入蓄水箱的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蓄水箱内腔远离粉碎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污水管,其上开有贯穿其顶的通孔,所述蓄水箱的外侧壁与粉碎箱的外侧壁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粉碎箱内腔的两侧均开有导料坡,两组所述导料坡分别与排放管顶壁的两侧相接,其靠近排放管的一侧均倾斜向下,所述排放管、导尘管和污水管上均安装有控制其开合的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耐火材料的粉碎装置,通过设置了第一电机、转杆、滚筒、第二电机、传动杆、限位筒和挤压钢圈,由第二电机带动限位筒和挤压钢圈运转而对耐火材料进行初次粉碎,再由第一电机带动滚筒运转而对耐火材料进行二次粉碎,使耐火材料的粉碎更顺利,不会因为耐火材料体积过大而给滚筒造成过大压力,也有利于使耐火材料粉碎地更精细;通过设置了导尘管、风机和蓄水箱,风机工作吸收粉碎箱内的粉尘并通过导尘管送至蓄水箱内,使粉尘被水吸收,从而大大减小粉尘对环境的污染;通过设置了插板、伸缩杆和支撑杆,使伸缩杆在指定时间内收缩并伸长至原位,可在指定时间内打开排放管,有利于定量排放耐火材料的粉碎物,有利于后续的运输。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利特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利特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54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