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民用的建筑光线自适应太阳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5243.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7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加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32 | 分类号: | H02S20/32;F24S30/45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锡洪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民用 建筑 光线 自适应 太阳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民用的建筑光线自适应太阳能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活动嵌入安装有一个支撑圆盘;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还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一个电动液压缸。支撑柱的设置,有利于提高使用的稳定性,使用本装置时直接将底座固定在地面上,当阳光照射在太阳能板表面时,同时光伏传感器也能实时感应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并传递信号给控制器,这时控制器会控制步进电机带动支撑圆盘和支撑柱沿垂直方向转动,从而根据太阳所在方向做出调节,同时也会控制电动液压缸进行伸缩推动光伏安装板围绕上固定板上的转轴进行旋转,从而根据太阳高度调整水平方向角度,因为旋转时存在三个支撑点,而且电动液压缸不容易松动,旋转时和旋转后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民用建筑太阳能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民用的建筑光线自适应太阳能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及发地产产业在国内的蔓延,建筑设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窗口。目前,节能环保的理念不断融入在建筑设计行业当中,对于雨水节流系统以及太阳能能量微循环系统在建筑行业越来越受到欢迎。在国内外,已经有许多的建筑群采用了先进的太阳能节能系统,利用太阳能提供路灯电能以及利用太阳能提供室内热能。
例如申请号为201720830817.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民用建筑光线自适应太阳能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旋转调节装置、光伏传感器、太阳能板及控制装置,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外管、第一伸缩杆及第一升降电机,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外管、第二伸缩杆及第二升降电机,旋转调节装置包括旋转轴和旋转电机,光伏传感器实时检测太阳光入射角度并将之反馈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被设置成响应于光伏传感器反馈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及旋转调节装置运动以调节太阳能板的方位。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民用建筑光线自适应太阳能装置,能够自适应调节太阳能板的方位,使太阳能板达到太阳光最佳接收的效果,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
基于上述检索发现,上述专利同时结合现有技术中的多数民用太阳能装置,其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民用太阳能装置多是仅能绕水平方向旋转,这就只能适应太阳的不同照射高度,但是无法根据太阳所在方向做出调节,而且旋转方式是采用固定在光伏板底部中间的转轴带动其旋转,支撑点少,旋转时不稳定,旋转后也不容易定位。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民用的建筑光线自适应太阳能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民用的建筑光线自适应太阳能装置,以解决现在的民用太阳能装置多是仅能绕水平方向旋转,这就只能适应太阳的不同照射高度,但是无法根据太阳所在方向做出调节,而且旋转方式是采用固定在光伏板底部中间的转轴带动其旋转,支撑点少,旋转时不稳定,旋转后也不容易定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基于民用的建筑光线自适应太阳能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基于民用的建筑光线自适应太阳能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活动嵌入安装有一个支撑圆盘;所述底座的顶部还固定安装有一个步进电机;所述支撑圆盘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一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一个控制器;所述支撑柱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一个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一个光伏安装板;所述光伏安装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组太阳能板;所述光伏安装板的顶部还固定设置有一个光伏传感器;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还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一个电动液压缸,且电动液压缸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光伏安装板的一侧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圆盘的底部嵌入安装在底座顶部的圆槽中,且支撑圆盘可在底座顶部旋转,步进电机的转轴一侧还固定安装有一个齿轮,支撑圆盘顶部的顶部外侧也设置有一圈对应的齿槽。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液压缸在伸缩时可推动光伏安装板围绕上固定板上的转轴进行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加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加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52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面摩擦力测试机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网络服务管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