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肢体康复治疗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5127.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0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全成线;全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成线;全原 |
主分类号: | A61H9/00 | 分类号: | A61H9/0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王晓青 |
地址: | 225009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肢体 康复 治疗 | ||
一种肢体康复治疗机,涉及医用康复设备领域。包括康复治疗腔以及与康复治疗腔连接的负压发生系统,在康复治疗腔上设置有肢体出入口,肢体出入口与肢体之间通过密封组件进行密封,康复治疗腔的深度大于膝关节往下的小腿部分长度或肘关节往下的小臂部分长度,肢体出入口一侧的康复治疗腔上设置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用于在治疗时支撑弯曲的大腿部分或弯曲的上臂部分。本实用新型改变肢体在腔体内外受力方式和受力部位并同时配合可靠的密封来实现负压康复时设备与肢体之间的力学稳定,从而达到在负压作用下肢体不会因为负压与腔体发生相对位移形成挤压,不会使患肢受到二次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康复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肢体康复治疗机。
背景技术
骨折手术后由于石膏或其他固定骨头的技术手段的使用往往使得手术处的康复比较慢,主要是骨折部位不能活动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现有技术在利用脉冲负压原理治疗疾病时很少考虑到这些特殊疾病患者的特殊需求,往往采用将肢体直接伸入负压治疗腔体内部的治疗或康复做法,这就会导致下面两种情况:
1)负压工作时足部或手部直接支撑在负压治疗腔体的底部,在重力作用以及内外压差的作用下会使腿部或手臂承担较大压力,这对于骨折或糖尿病足等等患者是绝对禁止的,容易产生挤压伤等等灾难性后果,这也是现有的一些康复设备采取足底不接触康复器具底部的原因。
2)负压工作时手掌、足底与负压治疗腔的底部留有间隙,负压工作时由负压治疗腔进口位置的肢体承担负压产生的设备与肢体之间相互牵拉力,而这会导致该处皮肤承受脉冲拉力牵扯,使设备不能稳定在肢体康复区,而即使通过增加设备重量使腔体稳定在康复治疗区,也会使人在康复时皮肤难以长期承受较大与腔体之间的相互拉力,会导致进口处的皮肤疼痛难忍无法耐受,因此此类设备基本不具备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肢体康复治疗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肢体康复治疗机,用于腿部和手臂的康复治疗,包括康复治疗腔以及与康复治疗腔连接的负压发生系统,在康复治疗腔上设置有肢体出入口,肢体出入口与肢体之间通过密封组件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康复治疗腔用于供膝关节往下的小腿部分或肘关节往下的小臂部分放入,康复治疗腔的深度大于膝关节往下的小腿部分长度或肘关节往下的小臂部分长度,使置于康复治疗腔内的手或脚与康复治疗腔的底部之间留有空隙,肢体出入口一侧的康复治疗腔上设置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用于在治疗时支撑大腿部分或上臂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适用于睡姿和坐姿使用,能够适用于不同身体状况的患者。
坐姿使用时,负压对于肢体出入口处腿部的作用力以及肢体本身的重力转移到大腿与支撑平台处,肢体与密封组件之间的皮肤疼痛感几乎全部消失,使得设备得以实现实用性,能够实现快速康复。
采用侧卧睡姿使用,负压对于腔体开口处腿部的作用力仍然与坐姿一样,都是沿着肢体出入口的轴向方向产生对小腿往内的拉力,同时该作用力转移到大腿处,再通过支撑平台抵御该作用力,避免对肢体入口处的腿部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改变肢体在腔体内外受力方式和受力部位并同时配合可靠的密封来实现负压康复时设备与肢体之间的力学稳定,从而达到在负压作用下肢体不会因为负压与腔体发生相对位移形成挤压,不会使患肢受到二次伤害。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组件为密封连接在肢体出入口的密封套。
进一步地,所述康复治疗腔为透明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康复治疗腔采用硬质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康复治疗腔内的负压值为0-200mmHg。
为进一步提高肢体与康复治疗腔之间良好的力学平衡,支撑平台设置为与大腿部分或上臂部分配合的弧形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成线;全原,未经全成线;全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51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