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迷宫结构的烟雾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3065.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5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梁永富;段艳明;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安室智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朝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4 | 代理人: | 谭育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迷宫 结构 烟雾 传感器 | ||
一种光学迷宫结构的烟雾传感器,包括:下凹式塑胶上壳、Y型光电收发二极管支架、隆起结构的迷宫底座和金属防虫网,Y型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发光二极管腔体,另一端设置有光敏接收管腔体。发光二极管腔体和光敏接收管腔体均向上倾斜设置,且两个发射管腔体向上倾斜的角度相同;所述支架设置于迷宫底座,所述金属防虫网套设于所述“Y”型光电收发二极管支架外侧,所述迷宫上壳与迷宫底座可拆卸连接。本申请的烟雾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方向方向性更佳,还可区分进入迷宫中的微粒大小,提高烟雾传感器排除干扰源和避免误报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雾报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迷宫结构的烟雾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通风不畅或遇到明火的情况下容易引发火灾,除了加强火灾消防意识外,增加烟雾传感器可以有效检测火灾前期发生的轻微烟雾,从而及早提醒人员逃离及做出相应的预防应急措施,减少火灾发生机率,有效减少生命安全及其财产损失,光电型烟雾传感器广泛应用在城市安防、小区、工厂、公司、学校、家庭、仓库、等众多领域。
烟雾传感器作为发现火灾并报警的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内,传统烟雾传感器的光学迷宫由一只红外发射管、一只红外接收管和烟室组成。在正常状态下,红外接收管不能接收到红外发射管发射的光信号。在烟雾进入烟室后,由于烟粒子的“漫反射”作用,红外接收管就会接收到红外发射管发射的光信号并产生光电流,实现由烟雾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当信号强度超过预设的报警值时,实现对火灾的判断和报警。
但是,现有的烟雾传感器的光学传感器(俗称迷宫),其发射管腔和接收管形成的光学平面与光学迷宫的上盖的端面垂直,底座有栈栏结构的光学迷宫,由于这样的结构的缺陷,不仅进烟效果差、腔内易反光,而且漏光比较大易造成误报警,并且遮光柱容易粘上粉尘造成误报;还存在进烟的底座栈栏结构不统一,导致传感器检测烟雾的方向性差的情况。另外,由于光学迷宫只有一只红外发射管、一只红外接收管,原理上决定只要有微小颗粒进入腔体就判断为烟雾,导致水蒸气等其他非烟雾颗粒误判为烟雾,从而导致了误报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迷宫结构的烟雾传感器,旨在解决传统光学迷宫受自身设计原理和结构限制,烟雾进入迷宫后响应速度慢,灵敏度方向性差,重复性不佳的问题;亦可解决传统烟雾传感器易受外部环境干扰,产生非火灾的错误报警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迷宫结构的烟雾传感器,包括:下凹式塑胶上壳、“Y”型光电收发二极管支架、隆起结构的迷宫底座和金属防虫网,“Y”型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发光二极管腔体,另一端设置有光敏接收管腔体。发光二极管腔体和光敏接收管腔体均向上倾斜设置,且两个发射管腔体向上倾斜的角度相同,发光二极管可为940nm或者850nm波长的红外光、蓝光、红光等发光二极管的随意组合;所述支架设置于迷宫底座,所述金属防虫网套设于所述“Y”型光电收发二极管支架外侧,所述迷宫上壳与迷宫底座可拆卸连接;顶盖内表面中部设置有凹陷,凹陷外侧设置有多个第一环形锥面锤形齿状凸起,所述锥面锤形齿状凸起外侧环形设置有多个人字形栅栏构成进烟通道,所述进烟通道外侧设置有环形围骨。
在一些实施例,红外发光二极管腔体与红外发射管腔体之间的夹角C为31 度,光敏接收管腔体与红外发光二极管腔体成夹角D为164.5度。
在一些实施例,红外发光二极管腔体向上倾斜的角度E或红外发射管腔体向上倾斜的角度E为20.7度;光敏接收管腔体向上倾斜的角度以角度F为20 度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迷宫上壳的顶盖外表面设置有Y型指示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进烟通道内侧还设置有两处沉台。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围骨与人字形栅栏之间放置金属防虫网。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Y”型光电收发二极管支架的中部设置有用于遮光的凸起,所述凸起中间有凹槽,所述“Y”型光电收发二极管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定位销,便于在印制电路板上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安室智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安室智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30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电子信息工程用天线架
- 下一篇:一种抗振动型功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