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吹膜内冷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1699.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2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付瑞英;丁平;徐庆;陆雪萍;张曹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网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5/28 | 分类号: | B29C55/28;B29C3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浙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5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吹膜内冷 循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吹膜内冷循环装置,包括吹风装置,吹风装置连接或连通至控风器;控风器的一端安装有内冷出风管;控风器的一边侧设置有鼓风机,鼓风机通过进风管与控风器相连接或连通;内冷出风管的外缘侧分布有膜泡;膜泡的远端设置有上旋牵引夹辊;吹风装置通过回风管道连接至控风器。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得膜泡内空气循环,产生合理的空气循环通道,使得膜泡头部进入夹辊时,内冷出风管的吹风令膜泡能够充分冷却,在成膜时,膜面不会发粘,通过牵引夹辊不会产生局部折纹,保证了吹膜的质量,由于膜泡头部的冷却充分,也大大提高了吹膜的效率;达到膜泡逐渐冷却、改善膜面发粘引起的局部折纹,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膜内冷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吹膜内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吹膜是一种塑料加工方法,是指将塑料粒子加热融化再吹成薄膜的一种塑料加工工艺,通常采用将聚合物挤出成型管状膜坯,在较好的熔体流动状态下通过高压空气将管膜吹胀到所要求的厚度,经冷却定型后成为薄膜。
现有的吹膜膜泡内冷装置,进入膜泡的空气在膜泡不能产生气流循环,热量集中在膜泡的头部,散热效率低,膜泡冷却不均匀,在膜泡形成薄膜时,容易引起折纹。而且膜面不均匀,质量不稳定,而且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吹膜内冷循环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吹膜内冷循环装置,包括吹风装置,其中,
所述吹风装置连接或连通至控风器;
所述控风器的一端安装有内冷出风管;
所述控风器的一边侧设置有鼓风机,其中,
所述鼓风机通过进风管与所述控风器相连接或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冷出风管的外缘侧分布有膜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膜泡的远端设置有上旋牵引夹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吹风装置通过回风管道连接至控风器。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得膜泡内空气循环,产生合理的空气循环通道,使得膜泡头部进入夹辊时,内冷出风管的吹风令膜泡能够充分冷却,在成膜时,膜面不会发粘,通过牵引夹辊不会产生局部折纹,保证了吹膜的质量,由于膜泡头部的冷却充分,也大大提高了吹膜的效率;解决吹膜时膜泡冷却的技术难点,以达到膜泡逐渐冷却、改善膜面发粘引起的局部折纹,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吹风装置;2、回风管道;3、控风器;4、内冷出风管;5、膜泡;6、上旋牵引夹辊;7、进风管;8、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吹膜内冷循环装置,包括吹风装置1,其中,吹风装置1连接或连通至控风器3,吹风装置1通过回风管道2连接至控风器3,可以给控风器3 提供风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网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网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16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害虫处理功能的玉米储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切辅助牵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