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动力智能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54014.1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3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顾鼎;徐振华;季佩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金泰环保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朱虹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智能 除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动力智能除尘装置,包括输送带、无动力除尘导料槽、导料槽本体上从后往前依次设置有落煤管、循环卸压装置,导料槽本体上还设置有多个阻尼装置,导料槽底部设有多组槽形托辊组,输送带和导料槽之间设有防溢裙板,所述导料槽与落煤管接口处设有集流导向装置,所述导料槽受料点设有防撕裂缓冲托板装置,所述导料槽内装有多层可调阻尼帘,该阻尼帘为内部中空的结构,所述落煤管与导料槽之间连接有平衡回流管,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溢流风,减少扬尘,提高密封性及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粉尘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动力除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动力智能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动力的除尘装置,具有比布袋除尘装置更好的除尘效果,且运行成本低无动力,但是现阶段的无动力除尘装置密封性不够好、物料进入装置内冲击力过大,容易导致连接部位松动,产生扬尘,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动力智能除尘装置,减少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溢流风,减少扬尘,提高密封性及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粉尘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动力智能除尘装置,包括输送带、无动力除尘导料槽、导料槽本体上从后往前依次设置有落煤管、循环卸压装置,导料槽本体上还设置有多个阻尼装置,导料槽底部设有多组槽形托辊组,输送带和导料槽之间设有防溢裙板,所述导料槽与落煤管接口处设有集流导向装置,所述导料槽受料点设有防撕裂缓冲托板装置,所述导料槽内装有多层可调阻尼帘,该阻尼帘为内部中空的结构,所述落煤管与导料槽之间连接有平衡回流管。
优选的,所述落煤管与导料槽之间的平衡回流管上设置煤粉分离装置。
优选的,所述槽形托辊组之间均安装尼龙托板组,每组槽形托辊组之间距离为550-650mm。
优选的,所述导料槽尾部及出口配置水喷淋器。
优选的,所述循环卸压装置上还设有观察窗口。
有益效果:
1、循环卸压装置进风口大、出风口小,保证一定的压差促进粉尘的卸压,卸压装置设计成回旋型结构,使得诱导风从出风口出来时风向相反,通过风向的改变使内部循环,使没有被回收的粉尘有多次可能进入循环卸压装置中,提高粉尘的回收率。
2、通过料落煤管与导料槽接口处相应位置加装集流导向装置,通过集流导向,将煤粉汇集缓冲,可减小煤粉下降速度,同时减小诱导风量,从而减缓导料槽内正压,防止落煤管内粉尘的产生。
3、通过增设平衡回流管,平衡正负压差。
4、当落料点诱导风量较大、落差较大或煤粉颗粒较大时,可加设煤粉分离装置,防止煤粉颗粒回流。
5、通过集流导向装置、平衡回流管、煤粉分离装置来平衡正负压差,可以尽可能的避免产生扬尘。
6、可调阻尼帘设计成中空迷宫型结构,可以增大煤粉穿过阻尘密封帘的阻力,这样就进一步加强了其密封性能。
7、每550mm-650mm安装一组槽形托辊组,在每组托辊间加装尼龙托板组,使与导料槽结合的胶带面更加平整,不会因煤流的轻重而产生漏粉现象。
8、导料槽尾部及出口配置水喷淋,配合无动力除尘导料槽,保证现场粉尘浓度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动力智能除尘装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金泰环保热电有限公司,未经泰州金泰环保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40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对卷石墨烯薄膜生长设备
- 下一篇:金属波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