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纽扣电池内卷绕体与极耳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46817.2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5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平;黄子欣;周开礼;吴永文;王雁斌;吴劲贤;刘双飞;吴荣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万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2/2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方淮;蔡学俊 |
| 地址: | 3636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纽扣 电池 卷绕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纽扣电池内卷绕体与极耳连接结构,包括纽扣电池内的卷绕体,所述卷绕体包括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和位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之间用于隔离正、负电极片的隔离体,所述卷绕体上设有分别向卷绕体上方及下方延伸的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至少一个通过具有粘性的导电层分别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相连,该卷绕电极结构构造简单合理,可有效预防纽扣电池因内部损坏而持续工作产生爆炸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是一种纽扣电池内卷绕体与极耳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纽扣电池(button cell )是指外形尺寸象一颗小纽扣的电池,一般来说直径较大,厚度较薄(相对于柱状电池如市场上的5号AA等电池),纽扣电池是从外形上来对电池来分,同等对应的电池分类有柱状电池、方形电池、异形电池等。
纽扣电池中的电极隔离组件包括有叠层式和卷绕式的,一般电极片与极耳均是固连为一体式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均可能存在爆炸事故,从而对人身、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目前还没有在卷绕电极结构处有效预防上述事故发生的办法和构造。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纽扣电池内卷绕体与极耳连接结构,不仅结构合理,而且可有效防止纽扣电池因内部损坏而持续工作产生爆炸的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纽扣电池内卷绕体与极耳连接结构,包括纽扣电池内的卷绕体,所述卷绕体包括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和位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之间用于隔离正、负电极片的隔离体,所述卷绕体上设有分别向卷绕体上方及下方延伸的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至少一个通过具有粘性的导电层分别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相连。
进一步的,该具有粘性的导电层为单面带粘性,具有粘性的导电层长度和/或宽度大于正、负极耳,带粘性面将正、负极耳分别粘结在正、负电极片表面。
进一步的,该具有粘性的导电层为双面带粘性,置于正、负电极片与正、负极极耳之间,其带粘性的两个面分别粘连极耳和电极的相对面。
进一步的,所述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及隔离体一体卷绕为圆柱状的卷绕体,正、负极极耳分别沿与正、负电极片连接点朝卷绕体上下表面中心处弯折,且均经绝缘片贴附于卷绕体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卷绕体同轴安装在罩置而成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弯折后的正、负极极耳分别连接在上、下壳体的内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电极片与极耳通过具有粘性的导电层进行粘结,在保证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还可有效预防纽扣电池因内部损坏而持续工作产生爆炸的风险。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正电极片与正极极耳通过双面带粘性的导电层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负电极片与负极极耳通过单面带粘性的导电层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正、负极极耳与卷绕体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负极极耳弯折安装后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壳体、下壳体、卷绕体组合安装示意图。
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卷绕体,4-正电极片,5-负电极片,6-隔离体,7-正极极耳,8-负极极耳,9-导电层,10-绝缘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万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漳州万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68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孔加强联板
- 下一篇:一种学前教育卫生学仿真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