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小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46710.8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1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贡宇;仇飞;谢军;颜森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晓庄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50/12;B60L53/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小车 动态 无线 充电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小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由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和无线充电电动小车两部分组成,并结合无线电能传输进行动态充电,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由直流稳压电源、AMS1117‑3.3稳压模块、CC2530单片机、5V/12V升压模块、IR2104驱动电路、4路继电器组以及LC振荡电路构成;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包括LC振荡电路、充电指示电路、光电传感器、全桥整流电路及超级电容,电动小车部分包括CC2530单片机、电机驱动模块、两路光电循迹传感器以及两组电机。本实用新型包括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和无线充电电动小车两部分,并结合无线电能传输进行动态充电,可自动实现充电功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小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过无线技术来传送电能已经成为可能,并且有很多公司已经将这项技术应用于无线充电领域,而且随着充电效率以及充电电压的提高,有望在未来得到普及。无线充电有一下优点:第一,方便,无需金属电线接触的充电方式,只要在距离范围内即可直接充电;第二,安全,没有了外露的连接,漏电、跑电等安全隐患都彻底避免了;第三,减少设备磨损和节.约设备成本,由于不需要导线连接,所以没有充电接口的磨损,并且设备固定,减少了设备成本。因此,发展无线充电是很有科研与生产意义的,现如今的无线充电系统为静态无线充电,操作不便,不能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小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如今无线充电系统为静态无线充电,操作不便,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小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包括一种电动小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和无线充电电动小车,无线充电电动小车包括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和电动小车部分,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包括直流稳压电源、AMS1117-3.3稳压模块、CC2530 单片机、5V/12V升压模块、IR2104驱动电路、4路继电器组以及LC振荡电路,所述直流稳压电源一端通过AMS1117-3.3稳压模块连接CC2530单片机,所述直流稳压电源另一端通过5V/12V升压模块连接IR2104驱动电路,所述CC2530单片机通过4路继电器组连接 LC振荡电路,所述IR2104驱动电路连接LC振荡电路,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包括LC振荡电路、充电指示电路、光电传感器、全桥整流电路及超级电容,所述充电指示电路一端连接光电传感器,所述全桥整流电路一端连接超级电容,电动小车部分包括CC2530单片机、电机驱动模块、两路光电循迹传感器以及两组电机,所述CC2530单片机一端连接电机驱动模块,所述电机驱动模块通过两路光电循迹传感器连接两组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LC振荡电路包括4组线圈。
作为优选,所述无线充电电动小车的充电频率f的计算公式为:式中C 为线圈分布电容,L为线圈电感,且线圈分布电容C、线圈电感L构成了LC谐振电路。
作为优选,LC谐振电路的谐振耦合电感的计算公式为:式中r为谐振线圈的平均半径,a为线圈导线的截面半径,N为线圈匝数。
作为优选,将绕制谐振耦合线圈的每匝导线当作均匀的圆柱体,则两匝线圈之间的匝间电容为:式中,a为线圈导线的界面半径,r为谐振线圈的平均半径,ε0为空气介数,h为谐振耦合相邻线圈圆心之间的距离,N匝谐振耦合线圈的分布电容为:C=C1/(N-1),取谐振电容1uf。
作为优选,磁感应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拓扑采用S-P补偿,即一次侧串联电容、二次侧并联电容进行补偿,公式为:
作为优选,超级电容的电容值计算公式为C=10-6εA/(3.6πd)(μ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晓庄学院,未经南京晓庄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67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