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梳理机的梳理单元罩壳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44320.7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0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浦国;樊海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九一高科无纺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15/32 | 分类号: | D01G15/3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丰叶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梳理 单元 罩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梳理机的梳理单元罩壳,包括罩壳本体(1),所述罩壳本体(1)呈圆弧型,圆弧型的所述罩壳本体(1)与梳理单元(2)的两侧圆弧封板紧贴,并完全覆盖梳理单元(2);所述罩壳本体(1)上设置有用以抽吸将罩壳本体(1)内部的吸取风道;所述罩壳本体(1)的一端与梳理机的底座(3)转动连接,两者的转动连接处为支撑点(4),所述支撑点(4)与梳理单元(2)之间具有预定距离。本实用新型能解决密封性问题、吸取工作辊两端多余的细小纤维、避免两端卡棉、增加罩壳的展开幅度、方便后期的清理及维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梳理机的梳理单元罩壳。
背景技术
现有的梳理单元由锡林辊、剥毛辊、工作辊及罩壳几个重要部分组成,罩壳结构简陋,展开的幅度有限。综上,现有的梳理单元罩壳密封性不好,且没有吸细小纤维飞絮结构,这样梳理单元长期工作时,工作辊两端就很容易出现卡棉状况,如不及时处理就会直接影响梳理的棉网质量;罩壳展开的幅度小,后期梳理单元维修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密封性问题、吸取工作辊两端多余的细小纤维、避免两端卡棉、增加罩壳的展开幅度、方便后期的清理及维修的梳理机的梳理单元罩壳。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梳理机的梳理单元罩壳,包括罩壳本体,所述罩壳本体呈圆弧型,圆弧型的所述罩壳本体与梳理单元的两侧圆弧封板紧贴,并完全覆盖梳理单元;所述罩壳本体上设置有用以抽吸将罩壳本体内部的吸取风道;所述罩壳本体的一端与梳理机的底座转动连接,两者的转动连接处为支撑点,所述支撑点与梳理单元之间具有预定距离。
本实用新型梳理机的梳理单元罩壳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将梳理单元的罩壳本体形状设计成圆弧型,紧贴着梳理单元两侧圆弧封板上,以达到密封性;吸取风道与罩壳为一体能吸细小纤维飞絮结构;罩壳本体展开的支撑点偏离梳理机,这样就能在清理或维修梳理单元时罩壳完全展开,无需拆卸罩壳本体。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控制罩壳本体转动的驱动件。罩壳本体可以自动打开,或是手动打开。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采用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与底座铰接,所述电动推杆的顶部与罩壳本体铰接。罩壳本体的展开动作由电动推杆执行,操作简单方便。
优选地,所述梳理单元包括多个工作辊,所述多个工作辊沿圆弧排列,覆盖所述工作辊的罩壳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条形孔,所述多个条形孔与多个工作辊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条形孔靠近与其对应的工作辊,且其长度能覆盖所述工作辊的直径。由于细小纤维飞絮一般会停留在工作辊附近,长度能覆盖所述工作辊直径的条形孔,以达到吸取的补风效果,能保证吸取风道对工作辊处的吸风效果。条形孔可以设置成长腰孔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吸取风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吸取风道的数量与工作辊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多个所述吸取风道连接一根总管。每个吸取风道对应一个工作辊,能尽可能的将全部的细小纤维飞絮抽吸掉。
优选地,所述吸取风道成型于罩壳本体的内部,终止于罩壳本体的外部,所述吸取风道连接风机。
优选地,圆弧型的所述罩壳本体与梳理单元的两侧圆弧封板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保证了罩壳本体与两侧圆弧封板之间的密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九一高科无纺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九一高科无纺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43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性快速响应喷头
- 下一篇:悬浮式扶手饰板以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