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纱用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9059.1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7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智勇;汪渝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银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23/00 | 分类号: | D01G2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齐明锐 |
地址: | 441700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纱 进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纱用进料装置,包括导料箱,连接壳和搅拌杆,所述导料箱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并螺栓固定有连接壳,连接壳背向所述导料箱的一端侧壁开设有进料孔,并螺栓固定有进料管;所述导料箱的内腔中设置有由第一驱动电机控制运转的螺旋桨;所述导料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料管,且所述出料管的内腔中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壁焊接有搅拌杆。投放至导料箱内的棉团,通过螺旋桨导向输送至出料管中,并通过出料管下落至碎棉机中,保证了棉团进料连续性,避免大批量棉团直接投放至碎棉机中,影响碎棉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纱用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机把许多植物纤维捻在一起纺成线或纱,这些线或纱可用来织成布。最早的纺纱机结构非常简单,是14世纪开始使用的。18世纪以后,人们发明了更好的纺纱机,就是这种纺纱机使纺织业成为第一大工业。所有的纺纱机都只做两件事:首先把大量的短纤维聚合成松散的棉线,然后把棉线一点点的抽出来,捻搓成细密的棉线,棉线经过搓捻就变长了。
纺纱生产的原料为棉花,棉花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碎棉处理,现有技术中有的碎棉机需要人工将棉花一袋袋的投入到碎棉机的进料口内,十分费力,且利用输送带输送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纺纱用进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纱用进料装置,包括导料箱,连接壳和搅拌杆,所述导料箱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并螺栓固定有连接壳,连接壳背向所述导料箱的一端侧壁开设有进料孔,并螺栓固定有进料管;
所述导料箱的内腔中设置有由第一驱动电机控制运转的螺旋桨;
所述导料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料管,且所述出料管的内腔中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壁焊接有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连接壳固定在所述导料箱的左上角部位,且进料管、连接壳和所述导料箱相互贯通。
优选的,所述螺旋桨横向设置在所述导料箱的内部,且螺旋桨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的横截面呈圆形状。
优选的,所述旋转杆的一端开设卡槽卡接有连杆,且连杆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出料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上套接有皮带,且皮带内还接触插接有转轴,转轴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投放至导料箱内的棉团,通过螺旋桨导向输送至出料管中,并通过出料管下落至碎棉机中,保证了棉团进料连续性,避免大批量棉团直接投放至碎棉机中,影响碎棉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搅拌杆和旋转杆的转动,对通过出料管内的棉团起到搅拌作用,避免棉团在出料管内发生堵塞,使棉团从出料管中顺利的下料至碎棉机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纺纱用进料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纺纱用进料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纺纱用进料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料箱、2螺旋桨、3进料管、5连接壳、6第一驱动电机、7出料管、8旋转杆、9皮带、10转轴、11第二驱动电机、12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银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银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90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核素样品微波前处理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纺纱机械的断线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