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回路运输制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9007.4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5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华衡 |
主分类号: | B62B3/00 | 分类号: | B62B3/00;B62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路 运输 制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回路运输制冷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架、侧边支撑架、连接梁;所述底部支撑架呈Ⅱ形状,且底部支撑架的顶面上粘贴有橡胶垫;所述底部支撑架由纵梁与横梁及加强梁架组成;所述纵梁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两处,且纵梁底部的前后两端及中间位置各固定有一处自锁式万向轮;所述横梁在两处纵梁之间设置有前后对称的两处,且横梁与纵梁焊接固定;所述加强梁架设置在两处横梁之间,且加强梁架与横梁及纵梁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不易变形,承载性能较好,转运时较为安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双回路运输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安装在冷藏车上的双回路运输制冷机组是一种陆用运输制冷机组,陆用运输制冷机组在生产时,需要将机组的部件在各个工序之间转运,而在机组的部件在转运的操作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是转移需另外使用叉车运输,增加额外的设备成本;二是转运时需频繁放平再竖直,操作烦琐,容易损坏;三是总装装配时,需再次竖直并用其它装置固定,操作不便且不够安全。
鉴于上述问题,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公告)号:CN205997910U,公开了一种陆用运输制冷机组转运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陆用运输制冷机组转运装置包括承载并固定被运输物的底部支撑架和侧边支撑架,底部支撑架具有底部支撑面,底部支撑架的底面上设置有移动轮,侧边支撑架固定设置在底部支撑架上,侧边支撑架具有侧边支撑面,侧边支撑面与底部支撑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该陆用运输制冷机组转运装置能够实现对陆用运输制冷机组的转运和竖直放置,避免转运过程中多次翻转。
然而上述的一种陆用运输制冷机组转运装置虽然解决了现有机组的部件在转运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其用于加固侧边支撑梁的加强梁与底部支撑架的纵梁的焊接位距离纵梁的后端较远,容易导致纵梁后端上翘,从而致使底部支撑架的承载性能降低,不利于机组部件的安全转运,且底部支撑架仅通过横梁和纵梁焊接而成,牢固性较差,且底部支撑架底部的支撑点较少,致使底部支撑架的承载性能较差,容易变形,不利于机组部件的安全转运,且因而该一种陆用运输制冷机组转运装置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双回路运输制冷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回路运输制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一种陆用运输制冷机组转运装置,存在底部支撑架容易变形,承载性能较差,不利于机组部件的安全转运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回路运输制冷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双回路运输制冷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架、侧边支撑架、连接梁、自锁式万向轮、橡胶垫、纵梁、横梁、加强梁架、竖梁、加强梁、固定座、安装片;所述底部支撑架呈Ⅱ形状,且底部支撑架的顶面上粘贴有橡胶垫;所述底部支撑架由纵梁与横梁及加强梁架组成;所述纵梁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两处,且纵梁底部的前后两端及中间位置各固定有一处自锁式万向轮;所述横梁在两处纵梁之间设置有前后对称的两处,且横梁与纵梁焊接固定;所述加强梁架设置在两处横梁之间,且加强梁架与横梁及纵梁焊接固定;所述加强梁架底部的中间位置也固定有自锁式万向轮,且自锁式万向轮设置有前后对称的两处;所述两处纵梁顶部的后侧均设置有一处侧边支撑架,且两处侧边支撑架呈左右对称,并且两处侧边支撑架相对的竖直面上也粘贴有橡胶垫;所述侧边支撑架由竖梁、加强梁、固定座及安装片组成;所述竖梁与纵梁垂直,且竖梁的底端焊接在纵梁的顶面上;所述左右两处竖梁通过连接梁相连接,且连接梁的底面焊接固定在纵梁的顶面上,并且连接梁的后侧竖直面焊接固定在竖梁的前侧竖直面的底部;所述加强梁设置在竖梁的后侧,且加强梁的一端焊接固定在竖梁顶部的后侧竖直面上,并且加强梁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纵梁后端的顶面上;所述固定座焊接固定在竖梁的顶端,且固定座与竖梁垂直;所述固定座的前端呈向竖梁的前侧凸出,且安装片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座的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华衡,未经汪华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90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钣金翻边器
- 下一篇:具备自动弹射功能的电压互感器计量性能在线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