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挖孔桩井壁止水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7701.2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8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师增辉;刘亮;刘志臣;李金禹;何伟生;娄光耀;芦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6 | 分类号: | E02D19/06;E02D19/10;E02D5/68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1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挖孔桩 井壁 止水 体系 | ||
一种挖孔桩井壁止水体系。其包括水嘴、塑料软管和弧形钢板;水嘴包括圆钢管和安装在圆钢管上的阀门;圆钢管为L形,一端从孔内插入在位于相邻节护壁接缝处的渗涌水点处,另一端连接在塑料软管的下端;塑料软管的上端从孔口引出后连至地面上的集水系统;弧形钢板的中部形成有一个用于贯穿及固定圆钢管的开孔,外弧面固定在护壁的内表面上,并且护壁与弧形钢板外侧间的缝隙填充有干硬性砂浆。本实用新型优点:整个体系封堵和引排效果比较理想,可保证挖孔作业环境正常,施工过程比较安全,确保施工进度和减少措施成本投入。便于安拆,加快了施工进度。避免了常规做法带来的进度降低或成本增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挖孔桩井壁止水体系。
背景技术
目前,在挖孔桩施工中,一般都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支护孔壁技术,方法是首先由施工人员下挖第一节地基土而形成孔,然后支设模板并在模板和该孔的圆周壁间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2.5Mpa)而形成第一节护壁后拆除模板,再按上述方法下挖一节,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二节护壁,每下挖一节就制作一节护壁。在制作下节护壁时,因混凝土的自重、收缩及析水等原因,相邻节护壁的接缝处很容易出现缝隙,这样将对整个结构的防水性产生不良影响,
特别是在地下水丰富、水位较高、水位变化较大的地区,若护壁接缝不严密,可能导致地下水从缝隙中涌出,致使挖孔桩无法正常开挖,给井下施工造成很大困难。针对该种情况,一般选择井内抽水的方式,但井内抽水不仅进一步缩小了井内作业面,增加了挖孔和出土难度,而且若土层因水而受到长时间浸泡,还会增加施工危险性。二是采用井点降水,但会进一步增加施工成本,若周边存在建(构)筑物等对沉降要求较严格的情况,这种方法不宜采取。三是采用防水材料封闭渗漏部位,但出水量较大时,难以完全封堵,不易到达预想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挖孔桩井壁止水体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挖孔桩井壁止水体系包括水嘴、塑料软管和弧形钢板;其中,所述的水嘴包括圆钢管和安装在圆钢管上的阀门;圆钢管为L形,一端从孔内插入在位于相邻节护壁接缝处的渗涌水点处,另一端连接在塑料软管的下端;塑料软管的上端从孔口引出后连至地面上的集水系统;弧形钢板的中部形成有一个用于贯穿及固定圆钢管的开孔,外弧面固定在护壁的内表面上,并且护壁与弧形钢板外侧间的缝隙填充有干硬性砂浆。
所述的弧形钢板的面积大于渗涌水点处的面积。
所述的弧形钢板的厚度为3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挖孔桩井壁止水体系具有如下优点:
(1)整个体系封堵和引排效果比较理想,可保证挖孔作业环境正常,施工过程比较安全,确保施工进度和减少措施成本投入。
(2)便于安拆,加快了施工进度。
(3)避免了常规做法带来的进度降低或成本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挖孔桩井壁止水体系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挖孔桩井壁止水体系使用状态横向剖视图。
图3为图2中重要部位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77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嵌挤式建筑垃圾路缘石
- 下一篇:一种光学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