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放射性废弃物微波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5337.6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7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通;孙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迈可威微波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9/08 | 分类号: | G21F9/08;G21F9/22;G21F9/3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侯艳艳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性 废弃物 微波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射性废弃物微波处理装置,处理效率高、彻底可靠且可进行浓缩、干燥、热解、碳化、灰化等多种处理,处理范围广。所述放射性废弃物微波处理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微波谐振腔、进料系统、残渣回收桶和落料系统,微波谐振腔上设有微波源,其内设有托盘;进料系统输送放射性废弃物至托盘上;残渣回收桶用于回收处理后形成的残渣;落料系统用于将放射性废弃物处理后形成的残渣由托盘落料至残渣回收桶内。本实用新型放射性废弃物微波处理装置,通过将放射性废弃物输送至微波谐振腔内,由微波进行加热进行处理,效率高,处理速度快,通过控制微波的加热温度,可实现不同放射性废弃物的不同处理方式,处理范围广,设备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弃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放射性废弃物微波处理装置,可对放射性或非放射性废弃物,尤其是放射性废弃物比如废液、污泥等固液混合废弃物、液体分解产生的固液混合沉淀物进行微波处理形成残渣和尾气。
背景技术
核燃料生产、核电厂运行、核设施退役等过程都将产生大量放射性污水或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即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物料,由于其放射性强、半衰期长、生物与化学毒性大,对人类与生态环境构成极大的长期危害,因此,放射性废弃物料不能直接排放到环境当中。比如,按照我国放射性污水排放标准,对于放射性污水在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剂量限值和排放量控制值均有严格的规定,则在放射性污水排放前通常需要进行处理使其满足排放标准。
目前,对于放射性污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是浓缩处理,具体采用电热板进行加热浓缩,效率极低;对于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放置到铅桶里,然后把铅桶放到偏远山区或者深挖洞穴进行封存,占地面积大。
随着微波应用技术的发展,将微波技术用于废弃物处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的研究领域。微波加热具有快速、均质与选择性等优点,且通过改变微波的功率,可实现几十度到上千度的温度加热,可对污水废液进行浓缩,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干燥、碳化、灰化等处理,或者对液体分解产生的固液混合沉淀物先蒸发浓缩,并进一步对浓缩物进行高温分解,灰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射性废弃物微波处理装置,处理效率高、彻底可靠且可进行浓缩、干燥、热解、碳化、灰化等多种处理,处理范围广。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放射性废弃物微波处理装置,包括:
控制系统;
微波谐振腔,用于微波加热放射性废弃物,所述微波谐振腔上设有微波源,所述微波谐振腔内设有用于承载所述放射性废弃物的托盘;
进料系统,其进料端位于所述微波谐振腔的外部,出料端位于所述微波谐振腔的内部,用于将所述放射性废弃物输送至所述托盘上;
残渣回收桶,位于所述微波谐振腔的外部并与所述微波谐振腔连通,用于回收所述放射性废弃物处理后形成的残渣;
落料系统,位于所述微波谐振腔的内部,用于将所述放射性废弃物处理后形成的残渣由所述托盘落料至所述残渣回收桶内。
所述进料系统包括容器、输送管路和设置在输送管路上的压力泵,所述容器及所述压力泵位于所述微波谐振腔的外部,所述输送管路的一端为所述进料端,其伸入所述容器内,另一端为所述出料端。
所述残渣回收桶位于所述微波谐振腔的下方,包括桶体和桶盖,所述桶盖上设有贯通孔,所述微波谐振腔的底板形成有向下方凹陷且呈漏斗状的料斗部,所述料斗部的底端与所述桶盖上的贯通孔密封连通。
所述桶盖与所述料斗部连接为一体,所述桶体配置有用于对其进行竖直提升或竖直降落的提升设备,所述桶体置于所述提升设备上。
所述桶体与所述桶盖非接触,所述桶体下方设置有称重装置,所述桶体置于所述称重装置上,所述称重装置置于所述提升设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迈可威微波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迈可威微波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53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内饰件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纺纱用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