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5005.8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9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袁森;王金山;袁柳淑;陈根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申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5/08 | 分类号: | F26B5/08;F26B11/08;F26B21/00;F26B2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朱欣欣 |
地址: | 22404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烘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烘干装置,包括外壳以及底座,外壳下端设有底座,外壳上端设有进料口,外壳下端设有出料口;外壳内设有塑料烘干部件,塑料烘干部件包括烘干筒、旋转轴以及电机;电机与旋转轴相连,烘干筒底端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通孔,旋转轴下端贯穿设置在通孔内;烘干筒内设有至少2个挡板,每相邻两个挡板之间均设有出料管道,出料管道设置在烘干筒下端;烘干筒上设有烘干孔;底板上设有烘干孔;外壳上设有通风管道以及进风管道,通风管道通过进风管道与外壳相连通,本申请中的烘干筒在带动塑料进行旋转的同时,进风管道内的风对装置内的塑料进行吹料,并将塑料上的水分进行吹干,可以使塑料快速烘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烘干装置,属于塑料烘干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使用的越来越广泛,塑料制品因其本身具有优良的性能以及极高的可塑性能,在工业中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塑料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由于受加工环境的影响,加工出的塑料本身会带有一定的水分,生成的塑料在进行使用时,需要将塑料预先进行烘干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生产,现有的装置中在对塑料进行烘干使,都是将塑料直接进行堆放,并通过风机进行吹料烘干,或者将塑料直接放在烘干装置内,并对塑料进行烘干,因此,现有技术中在对塑料进行烘干时,容易使塑料烘干不均匀,从而对塑料后续的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塑料烘干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塑料烘干装置,包括外壳以及底座,外壳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外壳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外壳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外壳内设有塑料烘干部件,所述塑料烘干部件包括烘干筒、旋转轴以及电机;所述电机与旋转轴相连,所述烘干筒底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通孔,所述旋转轴下端贯穿设置在通孔内;所述烘干筒内设有至少2个挡板,所述挡板一端与烘干筒相连,所述挡板另一端与旋转轴相连;所述挡板下端与底板相连,每相邻两个挡板之间均设有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设置在烘干筒下端;所述出料管道底端与外壳内侧之间设有间隔;所述烘干筒上设有烘干孔;所述底板上设有烘干孔;所述外壳内侧底端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固定槽,所述旋转轴下端设置在固定槽内;所述进料口设置在烘干筒的上方;所述外壳上设有通风管道以及进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通过进风管道与外壳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挡板顶端与烘干筒顶端设有间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挡板顶端与烘干筒顶端的距离为20-3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出料管道底端与外壳内侧之间的距离为25-3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槽内设有旋转轨道,所述旋转轴外侧设有与旋转轨道相对应的旋转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出料管道上端两侧均设有倾斜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端与底板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板与出料管道之间的钝角夹角为130-16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壳下端设有排水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烘干孔的数量为至少2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料口的数量为至少2个,所述出料口的数量为至少2个。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申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申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50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