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浮沉地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4186.2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7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君;张盛威;刘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佰盛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80 | 分类号: | E02D5/80;E02D5/56;E02D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沉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浮沉地桩,涉及桩体固定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防浮沉地桩,包括地桩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地桩主体上的螺旋片,包括设置在所述地桩主体上的两个防浮沉板,防浮沉板上具有与所述地桩主体相配合的凹形板,所述凹形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地桩主体与所述凹形板通过安装孔、自攻螺丝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防浮沉地桩通过防浮沉板、凹形板的设计,配合安装孔、自攻螺丝实现地桩横向支撑力,防止地桩发生浮沉,安全性高,可用于重型承载,且安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体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浮沉地桩。
背景技术
地桩广泛用于帐篷、广告牌、农业大棚、活动房、钢构厂房、太阳能光伏等装配式建筑的支架底座的锚固。现有技术的地桩结构是空心管地桩,首先制造出一根空心管,然后制造出一根螺旋片,再在空心管体的外壁焊接上螺旋片,形成地桩。空心管的上部设有连接盘以连接其他建筑体,如立柱,墙体等。地桩是建筑物承重以及稳固的关键,现有的地桩虽然具有一定的竖向支撑力,但是横向支撑力不足,导致地桩整体承载力不足,在进行房屋建设时,需要数量极多的地桩的连接盘分别与建筑体连接才能达到承重要求,各个地桩的安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发生浮沉,使得桩体连接牢固程度较差,安全性差。
因此,研制一种防浮沉地桩在提高建筑、太阳能光伏等领域的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浮沉地桩。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浮沉地桩,包括地桩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地桩主体上的螺旋片,包括设置在所述地桩主体上的两个防浮沉板,防浮沉板上具有与所述地桩主体相配合的凹形板,所述凹形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地桩主体与所述凹形板通过安装孔、自攻螺丝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两个防浮沉板上的凹形板设置在所述地桩主体上,两个凹形板形成的形状为圆筒状。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地桩主体为中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防浮沉地桩通过防浮沉板、凹形板的设计,配合安装孔、自攻螺丝实现地桩横向支撑力,防止地桩发生浮沉,安全性高,可用于重型承载,且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的地桩主体为中空结构,节省了制作成本,并且通过螺旋片旋进嵌入地面,形成了向上的阻力,增加了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设置有螺旋片的地桩主体的示意图;
图3为防浮沉板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防浮沉板左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防浮沉板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
1、地桩主体;2、防浮沉板;21、凹形板;22、安装孔;3、自攻螺丝;4、螺旋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结合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浮沉地桩,包括地桩主体1以及设置在地桩主体1上的螺旋片4,包括设置在地桩主体4上的两个防浮沉板2,防浮沉板2上具有与地桩主体1相配合的凹形板21,凹形板21上设有安装孔22,地桩主体1与凹形板21通过安装孔22、自攻螺丝3连接。
两个防浮沉板2上的凹形板21设置在地桩主体1上,两个凹形板21形成的形状为圆筒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佰盛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佰盛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41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晶模组自动光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疗护理用的医药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