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射器的杆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0794.6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5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灵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315 | 分类号: | A61M5/3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大地律师事务所 11631 | 代理人: | 杨思东 |
地址: | 31703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注射器的杆芯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杆芯结构不能很好的避免漏液、漏气现象的问题。包括:胶塞和推杆,所述胶塞具有贯通的内孔,形成所述胶塞的内壁和胶塞的外壁,所述胶塞的内壁具有环形凹槽,且所述环形凹槽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呈第一锥度倾斜;所述推杆前部的外壁具有环形凸缘,且所述环形凸缘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呈第二锥度倾斜;所述第一锥度与第二锥度相匹配,装配后使所述胶塞的内孔与推杆前部的外壁形成双面锥度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的杆芯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内孔以及胶塞外壁与注射器外套之间的漏液、漏气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注射器的杆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注射器的杆芯结构中胶塞大都采用封顶设计,个别设计中胶塞采用了贯通的内孔,但是胶塞和推杆的结构设计存在缺陷,会造成漏液或者漏气。而且一般注射器的保质期是三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注射器的各个部件会出现一定的老化,使得紧密贴合部分出现漏液或者漏气的现象。另外,从制造工艺的角度,注射器的各个部件是分别采用不同的模具铸造的,然后在进行装配,在模具铸造装配过程中会出现拼缝,也会造成漏液或者漏气的现象。
综上所述,现有的杆芯结构不能很好的避免漏液、漏气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注射器的杆芯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杆芯结构不能很好的避免漏液、漏气现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的杆芯结构,包括:胶塞和推杆,所述胶塞具有贯通的内孔,形成所述胶塞的内壁和胶塞的外壁,所述胶塞的内壁具有环形凹槽,且所述环形凹槽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呈第一锥度倾斜;所述推杆前部的外壁具有环形凸缘,且所述环形凸缘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呈第二锥度倾斜;所述第一锥度与第二锥度相匹配,装配后使所述胶塞的内孔与推杆前部的外壁形成双面锥度配合。
其中,在所述环形凹槽边缘以外的胶塞的内壁上具有凸起的第一密封缘。
其中,所述凸起的第一密封缘位于所述环形凹槽的上表面与胶塞顶面之间,以及位于所述环形凹槽的下表面与胶塞底面之间。
其中,所述胶塞的外壁具有至少一条凸起的第二密封缘。
其中,所述胶塞顶面呈第三锥度倾斜。
其中,所述环形凸缘的中心圈具有环形的防漏液凹槽。
其中,所述推杆的抵肩凸台与所述胶塞底面之间的间隙距离小于所述推杆的纵向剖面中呈第二锥度倾斜的环形凸缘上斜边的边长。
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的杆芯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内孔以及胶塞外壁与注射器外套之间的漏液、漏气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胶塞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推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推杆前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胶塞与推杆前部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注射前注射器杆芯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注射后注射器杆芯结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胶塞、11内孔、12胶塞的内壁、13胶塞的外壁、14胶塞顶面、15胶塞底面、121环形凹槽、1211环形凹槽的上表面、1212环形凹槽的下表面、122第一密封缘、131第二密封缘;2推杆、推杆前部的外壁21、环形凸缘211、环形凸缘的上表面2111、环形凸缘的下表面2112、防漏液凹槽2113、抵肩凸台22;注射器外套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灵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灵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07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射器的杆芯结构
- 下一篇:一种环筋双皮墙中间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