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入式供穿刺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28387.1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9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曾鹏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百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入 穿刺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入式供穿刺导管,能将整个导管植入皮下组织且方便穿刺,极大程度的避免感染,护理难度小,不易脱落,患者日常活动影响较小,包括管路及可供穿刺闭合的植入座,所述的管路内包括第一管路以及第二管路,所述的第一管路一端为第一穿刺端且另一端连通有第一穿刺孔,所述的第二管路一端为第二穿刺端且另一端连通有第二穿刺孔,所述的植入座设有分别与第一穿刺孔和第二穿刺孔对应的第一区分结构和第二区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入式供穿刺导管。
背景技术
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长期血液透析导管是在颈内静脉走行处经皮穿刺静脉,将长期血液透析导管从穿刺部位插入患者颈内静脉,在离穿刺部位5-6厘米的皮肤上切一小口,从切口到穿刺部位的皮下钝性分离出条隧道,将长期血液透析导管管体经隧道引出皮肤切口外,即导管的尾端全部裸露于体外。此方法存在以下缺陷:长期血液透析导管因尾端裸露于体外导致感染发生率高,护理难度大,且不美观,易发生脱落,影响患者日常活动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植入式供穿刺导管,能将整个导管植入皮下组织且方便穿刺,极大程度的避免感染,护理难度小,不易脱落,患者日常活动影响较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植入式供穿刺导管,包括管路及可供穿刺闭合的植入座,所述的管路内包括第一管路以及第二管路,所述的第一管路一端为第一穿刺端且另一端连通有第一穿刺孔,所述的第二管路一端为第二穿刺端且另一端连通有第二穿刺孔,所述的植入座设有分别与第一穿刺孔和第二穿刺孔对应的第一区分结构和第二区分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区分结构和第二区分结构分别为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区分结构和第二区分结构分别为第一显色层和第二显色层。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区分结构和第二区分结构分别为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区分结构和第二区分结构在植入座上表面错位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植入座与管路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管路包括左半体和右半体,所述的左半体内部通道形成第一管路,所述的右半体内部通道形成第二管路。
优选的,所述的左半体和右半体截面形状均为环形或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穿刺端和第二穿刺端错位设置。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植入式供穿刺导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植入座以及管路的植入,能将整个导管设置在皮下,不存在裸露于体外的部分,极大程度的避免感染,护理难度小,不易脱落,患者日常活动影响较小,且本申请通过在植入座上设置第一区分结构和第二区分结构,能有效的在皮下状态显示第一穿刺孔和第二穿刺孔的位置,方便医护人员穿刺第一穿刺孔和第二穿刺孔,方便穿刺,且能有效避免医疗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植入式供穿刺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管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管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管路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所示:1、管路;11、第一管路;12、第二管路;2、植入座;3、第一穿刺孔;4、第二穿刺孔;5、第一穿刺端;6、第二穿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百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百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83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检测用自由膨胀率测定仪
- 下一篇:荧光平底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