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化工加氢热解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26920.0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5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吕宜德;吕元;吕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奥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48 | 分类号: | C10J3/48;C10J3/72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谢洋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化工 加氢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化工加氢热解系统,包括热解装置,所述热解装置包括热解腔和换热管组,所述换热管组设置在热解腔中,且换热管组为立体的网状换热结构。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烟气混合物可以直接从热解腔顶部的烟气入口进入,与热解腔内部的立体网状换热管组实现换热,不仅换热效率高且更不易沉积,而且这种结构的热解装置不存在中部空心,减少了中心空间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化工加氢热解系统。
背景技术
煤热解是煤转化的关键步骤,煤气化、液化、焦化和燃烧都要经过或发生热解过程。纵观国内外多种煤热解技术,特别是实际应用的工程技术,始终没有很好解决能耗高、环境污染大、煤适应性不好等技术难点。近年来煤炭分级转化技术由于其整体热效率高,便于脱除煤种污染物等优点,逐渐成为新型煤转化技术的热点。间接换热煤热解装置由于其气固分离效果好,热解产物纯度及浓度高,在技术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其换热效果差也是不争的事实。
申请号为CN201520845732.0的专利文件中记载一种盘管式煤热解装置,这种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中部为空心结构,导致该设备的中心部分浪费空间;(2)由于其空心结构,其导致其环形狭腔周围需要内绝热层和外绝热层来绝热,增加了绝热层的使用量,同时增加了换热空间的暴露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煤化工加氢热解系统,解决热解装置换热效果差以及中部为空心结构,浪费空间和绝缘层使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煤化工加氢热解系统,包括热解装置,所述热解装置包括热解腔和换热管组,所述换热管组设置在热解腔中,且换热管组为立体的网状换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烟气混合物可以直接从热解腔顶部的烟气入口进入,与热解腔内部的立体网状换热管组实现换热,不仅换热效率高且更不易沉积,而且这种结构的热解装置不存在中部空心,减少了中心空间的浪费。
进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组由若干根“S”形弯折的管道沿水平方向间隔并列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组共有两组,两组换热管组的管道走向错层十字交叉。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组管道弯折处为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热解腔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入口,所述热解腔的底部设置有烟气出口。
进一步的,换热管组的入口位于热解腔的下端,换热管组的出口位于热解腔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热解腔的内壁上设置有绝热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散热面积,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同时减少了绝热层的使用量、降低成本;粉煤与高温烟气呈逆向运动,换热更充分,排烟温度低,能耗小;换热管组管道弯折处为弧形,这样能减少粉煤与输送气体的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解系统中热解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解装置中换热管组的立体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解系统中热解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热解腔,11、烟气入口,12、烟气出口,13、绝热层,20、换热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奥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奥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6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压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人造岗石3D打印装置用喷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