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岩质陡坡高悬臂收坡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26562.3 | 申请日: | 201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1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姚裕春;张良;陈伟志;封志军;肖朝乾;张建文;袁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陡坡 悬臂 加固 结构 | ||
一种岩质陡坡高悬臂收坡加固结构,以有效解决高悬臂陡坡路基加固困难、投资高的技术难题。加固结构包括:加固桩,间隔设置在陡坡路基外侧的岩质地基中一定深度;支撑块,沿加固桩内侧竖向间隔设置,并与加固桩固定连接,块体中部竖向预留穿销孔;注浆锚杆体,竖向和横向间隔设置在台阶状的岩质边坡体中,锚杆外侧出露一定长度;连接梁,内端放置在台阶状的岩体上并与注浆锚杆体的出露端固定连接,外端放置在支撑块上并在支撑块预留穿销孔位置预留相同穿销孔;金属插销,设置在连接梁和支撑块上的预留穿销孔中;挡土板,设置在两相邻的加固桩之间内侧;路基结构,分层填筑在加固桩和挡土板的内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特别涉及一种岩质陡坡高悬臂收坡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山区陡坡地形十分常见,在山区修建道路工程,要完全避免陡坡路基工程是难以实现的,因为桥梁工程梁体高度原因,陡坡地形需要对边坡进行开挖,隧道工程必须出洞,且隧道工程的投资巨大。传统的陡坡路基工程需要在外侧设置大截面的深长加固桩才能保证路基工程的稳定和变形控制要求,大截面深长加固桩在陡坡地形施工困难,水平变形大,同时工程投资高,随着悬臂的增大变得更加困难,甚至不可能。因此,提出一种新的岩质陡坡高悬臂收坡加固结构及构筑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并应具有施工方便、经济、环保和利于推广等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岩质陡坡高悬臂收坡加固结构,以有效解决高悬臂陡坡路基加固困难、投资高的技术难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岩质陡坡高悬臂收坡加固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加固桩,间隔设置在陡坡路基外侧的岩质地基中一定深度;支撑块,沿加固桩内侧竖向间隔设置,并与加固桩固定连接,块体中部竖向预留穿销孔;注浆锚杆体,竖向和横向间隔设置在台阶状的岩质边坡体中,锚杆外侧出露一定长度;连接梁,内端放置在台阶状的岩体上并与注浆锚杆体的出露端固定连接,外端放置在支撑块上并在支撑块预留穿销孔位置预留相同穿销孔;金属插销,设置在连接梁和支撑块上的预留穿销孔中;挡土板,设置在两相邻的加固桩之间内侧;路基结构,分层填筑在加固桩和挡土板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岩质边坡通过注浆锚杆体的作用可以为加固桩分段提供较大的有利拉力,可以大大改善加固桩的受力模式,有利拉力通过连接梁进行传递,连接梁与加固桩采用金属插销铰接相连,不会传递弯距,从而加固桩及连接梁受力小,截面尺寸可以大大优化;连接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强度大,填筑路基结构的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很小,故其对力的传递非常有效,同时结构强度大可以大大减小土压力;由于加固桩受的土压力减小、多处受到向内较大拉力,故可以采用小截面尺寸,并且大大减小埋设的深度,故工程投资可以明显降低。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两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岩质陡坡高悬臂收坡加固结构的断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岩质陡坡高悬臂收坡加固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示出构件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加固桩1、支撑块2、注浆锚杆体3、连接梁4、金属插销5、挡土板6、路基结构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65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取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体式医用橡胶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