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塑胶壳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25281.6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0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付常露;程启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罗旺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70 | 分类号: | F21V29/70;F21V29/83;F21V29/74;F21V29/85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赢通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3 | 代理人: | 樊宝忠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塑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塑胶壳,包括第一散热壳、第二散热壳、隔热片和装配板,所述第一散热壳包括底壳以及围绕所述底壳边沿形成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所述底壳、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均设置散热孔;所述隔热片固定在所述第一散热壳内,且距离底壳表面不小于1mm;所述装配板用于装配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壳、第二散热壳。本实用新型将塑胶壳的第一侧壁散热孔封闭,并在壳内安装隔热片,以此平衡壳内的热量流动,减少流向第一侧壁和底壳的热量,将整个壳体温度降低7‑15℃,从而达到有效降低塑胶壳表面温度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外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塑胶壳。
背景技术
塑胶外壳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应用领域广泛,塑胶壳内部安装芯片,在长时间持续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壳体温度升高。目前,常用的散热方法为壳体表面开孔散热,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壳体温度,但会出现壳体表面散热不均匀的问题,特别是后壳和壳体顶部的温度过高,甚至会超过人体能够承受的范围,严重影响客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散热塑胶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散热塑胶壳,包括第一散热壳与第二散热壳、隔热片和装配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壳包括底壳、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底壳、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围成开口的容器。
优选地,所述底壳、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分别设置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装配板用于装配所述第一散热壳、第二散热壳。
优选地,所述隔热片固定在所述第一散热壳内,且距离所述底壳表面不小于1mm。
优选地,所述隔热片第一面设有纳米碳喷涂层,用于导热。
优选地,所述隔热片设置多个用于所述第一散热壳内空气进行对流的散热孔,所述孔的总面积与所述隔热片总面积之比为:10%-30%,所述隔热片优选为铝箔、铜箔或石墨;也可以不设置所述孔,所述隔热片优选为石棉。开孔与否根据所述第一散热壳内、后壳表面的温度大小确定。
优选地,所述隔热片与第一散热壳通过螺钉、卡扣或背胶固定连接,具体连接方式方式根据所述第一散热壳的结构确定。
优选地,所述底壳设有第一栅隔,所述第一栅隔用于支撑所述隔热片。
优选地,所述第三侧壁设有支座,所述支座、底壳、第三侧壁、第一栅隔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散热壳表面设有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壳的边沿设有多个短轴和长轴;
优选地,所述短轴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散热壳,并形成向外的散热通道,所述长轴用于连接所述装配板。
优选地,所述装配板两面均设有用于散热的第二栅隔、第三栅隔,且所述第二面内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所述装配板第二面内部形成散热空间以及容纳所述第三栅隔。
优选地,所述第二栅隔、第三栅隔分别与所述装配板通过螺钉或卡扣连接,具体连接方式根据所述装配板的结构确定。
优选地,所述装配板第一面与所述第一散热壳卡钩-扣位装配。
优选地,所述长轴与所述装配板第二面轴-孔装配,所述短轴与所述凹槽抵接,所述凹槽四壁与所述第二散热壳边沿之间设有间隙,用于所述第二散热壳与外接空气对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罗旺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普罗旺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52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铁机电用安装架
- 下一篇:一种等离子刻蚀机硅片加压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