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电缆设备的智能缠绕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20911.0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5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赵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H54/74 | 分类号: | B65H54/74;B65H54/54;B65H54/70 |
代理公司: | 南京北辰联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0 | 代理人: | 王俊 |
地址: | 2142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设备 智能 缠绕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电缆设备的智能缠绕机构,包括上盖板和箱体,所述上盖板的右侧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箱体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所述滑道,所述滑道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所述转盘,所述滑道开口的两侧安装有所述滚筒电机A,所述滚筒电机A有四个,所述上盖板与所述转盘之间设置有所述线盘,所述箱体首端的左侧安装有所述控制面板,所述支撑板中间位置的竖直方向设置有所述孔槽,所述孔槽中设置有所述滑筒,所述转盘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滑槽,所述滑槽的两侧设置有所述矩形孔,两所述矩形孔安装在所述转盘的上表面,所述矩形孔中安装有所述滚筒电机B,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不仅省时省力,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电缆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电缆设备的智能缠绕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卷线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大,增加了工作的危险性。
现有的石墨烯混合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的光伏电缆设备的智能缠绕机构不具有自动夹紧设备,线盘固定时需人工手动操作,费时费力;
现有的光伏电缆设备的智能缠绕机构,需人工手动控制电机的转向以实现线盘电缆的缠绕,需操作人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工作强度较大的同时危险性也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光伏电缆设备的智能缠绕机构,用以解决自动化程度低,需人工吊运劳动强度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光伏电缆设备的智能缠绕机构,包括上盖板和箱体,所述上盖板的右侧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箱体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转盘,所述滑道开口的两侧安装有滚筒电机A,所述滚筒电机A有四个,所述上盖板与转盘之间设置有线盘,所述箱体首端的左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支撑板中间位置的竖直方向设置有孔槽,所述孔槽中设置有滑筒,所述转盘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两侧设置有矩形孔,两所述矩形孔安装在转盘的上表面,所述矩形孔中安装有滚筒电机B,所述滑槽的两端设置有夹紧板A和夹紧板B,所述夹紧板A设置在夹紧板B的左侧,所述矩形孔与滑槽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转盘的下表面安装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下端设置有电机A,所述滑槽中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分别安装在夹紧板A和夹紧板B的下表面,所述转盘与滑块之间设置有液压杆A,所述上盖板下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圆孔,所述上盖板右侧的下表面设置有液压杆B,所述液压杆B安装在支撑板的左侧,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齿杆,所述齿杆上固定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左侧安装有电机B,所述齿轮箱的右侧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滑筒上,所述齿杆顶端的右侧安装有上限位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齿杆底部的右侧设置有下限位开关,所述上限位开关和所述下限位开关对称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盖板与支撑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为橡胶制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紧板A和夹紧板B的内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安装有箱门,且箱门与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光伏电缆设备的智能缠绕机构上的滚动电机A和滚动电机B 的设计,提高了该种装置卸料和安装线盘的速率,且智能化程度较高,节省了人力,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09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节能型橱柜
- 下一篇:一种沥青下面层与下封层一体化结构